曾经的交通末梢正逐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绿色钢铁和绿色石化两大临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为“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奠定坚实基础,全国首笔“蓝碳”交易显示“红树林之城”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广东“南大门”正乘风而起。
在4月14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谈到出台三份文件的背景时表示,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在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的大体量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单靠珠三角这一核心区“一枝独秀”,特别是广州、深圳“双城引领”还远远不够,必须尽快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了《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关于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三份文件。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在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的大体量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单靠珠三角这一核心区‘一枝独秀’,特别是广州、深圳‘双城引领’还远远不够,必须尽快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近日,广东省属国企助力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活动在广东湛江举办。活动现场,湛江市政府与广东省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属国企与湛江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湛江市属国企签约项目达38个,意向金额413.3亿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正憋着一股劲将省内两个远离省会的地级市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并试图以此促进省内各区域协调发展。1月2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做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1年广东省政府要“支持汕头、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广东区域发展格局迎来新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阐述中,尤其强化了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报告指出,2021年,广东将支持汕头、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璐瑶“我建议,支持建设粤琼(徐闻)特别合作区!”“我建议,优先支持中山纳入广东省自贸区!”日前,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分别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