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时,无法解释的一句话所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公元215年,汉中的张鲁悲哀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虎狼嘴边的一块肉。一面是如虎的曹操,一面是似狼的刘备,他可怜巴巴地夹在中间,是左顾右盼。他知道必须做出选择了,否则再拖延下去,会被这虎狼撕碎!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华阳国志》张鲁刘备入川,替刘璋抵御张鲁。这是三国爱好者的常识。在演义小说渲染下,诸葛亮略施妙计、赚得马超来归,也成经典桥段。但我仔细阅读三国志之后,发现刘备自始至终,从未与张鲁作战。不仅如此,刘备与张鲁其实是盟军,二人还曾合力吞并川蜀。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中国流传甚广,使得魏蜀吴三国为人们所熟知。特别是刘备的忠义与曹操的奸狡,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已成定式。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另一个版本,作为一个被高度赞誉的“爱民如子”的忠厚长者,刘备对于民和子,在长坂坡一役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本文主要按南朝《刀剑录》,谈谈三国汉季的著名兵刃。如果从现实角度来看,就三国两晋的锻造技术而言,根本没可能有所谓的神兵利器。两汉魏晋常见的武器就是环首刀,使用“锻钢法”,利用反复折叠锻打刀条,去除金属当中的杂质。一次折叠锻打为“一炼”,一般的中下级士兵能配有十炼的武具已然不易。
章武元年,漂泊半生的刘备终于在成都武担山之南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政权。七月,东吴大都督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取得大胜,原本希望通过此战建功立业的冯习、张南等蜀汉将领悉数战死,刘备也在撤回永安后感染重病,最终病逝白帝城。
最早看透刘备的6大将才,1人和关羽齐名,5人投奔曹操,并且他们都深受曹操重用,成为曹魏重要的人才。刘备虽然得卧龙、凤雏,刘巴、法正兼并五虎上将,但是刘备却错失6大将才,在他们6人之中,至少有2人是全能型人才,1人是无敌先锋大将。
蜀主刘备早年坎坷,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孙权等当世枭雄,但正如史学家陈寿所说,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下”,一旦有机会,他就能逆势而起。其一生功业的转折点——入蜀之战,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