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燕“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是有规律的,引起网络沉迷的因素往往在网络之外。”继网络游戏之后,短视频成为少年儿童高频使用的网络资源,也让一些家长头疼不已。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显示,使用短视频的未成年人已经近七成。
来源:【赣南日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罗沙 齐琪 冯家顺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严重犯罪案件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引发对“犯罪低龄化”的广泛讨论。“问题少年”,何以为策?最高人民法院30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
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园手机管理“禁令” 一些商家却在销售“藏手机神器”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手机任重道远调查动机近期,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园手机管理“禁令”:在郑州,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在广州,学校可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
“为什么非要给偶像打榜?”“他需要我来守护啊!”这是近期发生在黑龙江省某医院外科诊室里的一段对话。一方是今年16岁、正上高中的女孩,另一方是她的爸爸。此前,女孩因偷偷拿走家里的上千元钱准备给偶像打榜而与父亲发生争吵推搡,导致两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专题研讨会上,团中央维护未成年人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滕素芬表示,如家长缺乏网络素养,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不知道未成年人在玩什么,为什么喜欢玩,无法发挥好的作用,所以“家长也需要‘补课’”。
3月5日消息,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也越来越普及,但其抵制网络上各种诱惑的能力比较欠缺,消费观念缺乏理性,容易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鉴于此,市消协提醒广大家长,做好相关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逐步建立安全、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
回顾河北邯郸肥乡区的校园霸凌事件。三名初中生霸凌同学,随后将王某某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3名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极强,直到调出监控视频,其中的主犯才被指认。找到尸体后发现,受害者已经面目全非。我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表示深深的同情。
□王雨晴(中国传媒大学)灯光下,书桌旁,正在写作业的小学生文文开起了小差。只是既不在抠手指,也没在玩橡皮,而是庄重地打开一本粉皮册子——映入眼帘的,是数十张由明星自拍照印成的卡片,巴掌大小,整齐地列在卡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