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集。分封二年(前205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本来想的是将各势力分拆,将来找机会各个击破。结果一年没到,大家都纷纷打脸,赵、齐、燕恢复原貌,原本表现得像个弱鸡的刘邦也硬气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且待我一个个收拾!先打谁呢?好你个自称的齐王田荣,你不是第一个造反吗?第一个就打你。
刘邦趁着项羽大军进攻反对项羽的齐国,率领大军偷袭西楚国都彭城,结果,项羽迅速率领30000骑兵反攻刘邦,将其56万人尽数击溃,刘邦狼狈逃走,这一仗是刘邦一生中最大的惨败,也是项羽继巨鹿之战后又一场大的胜利。
韩信作为一代兵仙,彭城之战刘邦大败后成为力挽狂澜的英雄,几乎凭借一人之力扫平黄河两岸除项羽以外所有剩下的诸侯王,平魏、定代、灭赵、降燕、败齐,垓下之战又发挥了主力和关键作用,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蒯通曾经对韩信说: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原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大概意思是:当今刘邦、项羽二王的命运都悬挂在您的手里。您协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协助楚王,楚王就胜利。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千里马,不是要看他是怎么说的,而是要看他是如何做的。当刘邦面对韩信的侃侃而谈时,他是拿不准韩信这个人是不是人才,虽然萧何三番五次推荐韩信,并且不惜月下追韩信,但是对于刘邦来说,对韩信这个人仍然是有疑问的,任何用人都是要冒风险的,因为用人就代表信任,同时也要承担用人的后果,赵孝成王用了赵括,他就要承担赵国45万大军覆没的责任,诸葛亮用了马谡,他同样要承担北伐失败的责任。
公元前205年四月,楚都彭城爆发了楚汉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锋,项羽仅用半天时间,就以3万铁骑击溃了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送给了刘邦出兵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失利,成就了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战乱是出名将的时期,但凡历史上的战乱,越黑暗,越混乱,越是容易出名将,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拉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陈胜、吴广起义后,势力发展非常迅速,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
李左车也投降了,很典型的就是项羽打赢了,基本上刘邦会烧掉粮草,手下的将领都会收拢士兵,比如彭城之战彭越收拢了一万多人,刘邦也收拢了二十多万人继续对持,项羽虽然突击打赢了,但没什么效果,而且战死的都是自己最精锐,最忠心的部队,刘邦死五十万瞬间召回五十万,好像没损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