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品茗读诗文《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燕歌行》)“紫禁城高插云霄,金碧辉煌耀九霄。”(《北京赋》)“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过燕京》)“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琼岛春荫,《古代诗歌中的北京》插图。
小启:边塞诗是我国古诗中一个独特的流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我国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轻拂时光的弦边塞诗,起源于汉魏六朝时期,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因国力强盛,很多文人投身边疆以求立业,涌现出大量的边塞诗人,其中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是为佼佼者,史学将其并称为“盛唐四大边塞诗人”。
相信宅在家里的很多小伙伴,最近都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今天,我们“艺”起战“疫”,也来参与一下“战疫必胜”飞花令吧——游戏 规 则分别用“战”“疫”“必”“胜”四个字或组合词“必胜”等为飞花令,用古今诗、词、曲进行“对令”。
跑不出王昌龄、李白、杜牧这3人的范围,这三人可谓史上七绝第一梯队,堪称“七绝三巨头”。本文就分享每人20首最具代表性的七绝,并对这些诗进行打分,最后按照总分进行排名,如此3人七绝水平高低自然就会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