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小彦关于摄影,我们总有一种倾向,习惯于从经典的角度讨论这一重要的视觉媒介,殊不知摄影却不是为了经典而存在的。如果我们有兴趣检索摄影的发明史,不管是史前史还是稍后的历史,都不得不承认,摄影指的是一种人皆为之的机器观看以及经由化学方式而生产的图像这一事实。
本次发表论文研究框架示意图。 中科院自动化所 供图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人类如何记住和回忆事物是脑科学的难题,其中,工作记忆是人类临时保存和使用信息的系统,就像计算机的高速内存。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也是语言理解、学习和推理等高层次认知功能的基础。
《记忆》是一部为建党百年献礼的微视频作品,共100集,摄制工作历时近1年,展示了珍贵红色档案300余件,采访省内外专家近200人,用镜头讲述,让档案说话,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复兴的辉煌岁月。
扎根红色沃土 铸就忠诚警魂重庆市公安局扎实开展“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重庆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辅警代表赴重庆警察博物馆参观“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展览。张俊 摄“沉静的夜色中,红星闪耀,那是希望之光,是信仰之火……希望与信仰,是红岩精神中最宝贵的财富!
五四运动后,以北大学生为核心,少年中国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先后在北京成立,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不久小组又改组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同时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党在北京的早期组织真正建立了起来。
永恒的记忆与传承作者:晨钟 《永恒的记忆与传承》 一一《无尽的哀思》读后感摘编 2020年清明前夕,我们编辑的《无尽的哀思一一烈属王布刚兄弟赴越扫墓侧记》(原文附后)一文刊出后,得到了广大读者高度的关注,同时引起了许多战友真切的回忆,读后纷纷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悟和启迪人心的
中国历史上,自汉武帝时起,“元旦”开始在历法上固定下来,指农历正月初一日,并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恰逢2024年元旦,认真研读毛泽东当年写下的《如梦令·元旦》等作品,探究诗词背后的故事,感悟词中蕴含的革命情怀,让人倍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