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近日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国际学术论坛,由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作为学术主持和主旨发言人,在线上邀请六位来自列支敦士登、德国、奥地利、新西兰和中国的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等专业学者跨越了3个时区探讨抽象艺术在跨文化语境下的美学和诗学体验。
年近九旬的抽象艺术家克洛德·维尔拉,也是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先锋艺术运动“载体/表面”(Supports/Surfaces)的联合创始人。虽已经是艺术史上的关键人物,但他仍在以卓越的谦逊和活力继续扩展他的庞大绘画项目。
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市场对抽象艺术的接纳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抽象艺术在国内的处境也有所改变,所受到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不少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纷纷从海外归来,如谭平、许江、马路、孟禄丁、苏笑柏、朱金石、马树青等。
最近,一张照片被国外奉为“神图”。压抑的团团黑色中间,一抹亮眼的橙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再加上中间那人斧凿刀削般的脸庞,超绝的身材比例,还以为是好莱坞巨星走秀现场,分分钟出大片。有人说,这件衣服绝对是爱马仕高定,看看这亮眼的“爱马仕橙”多漂亮,还有不少人在求衣服链接。
1月7日,“抽象艺术的新倾向:对话马克·罗斯科”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马克·罗斯科艺术随笔集《艺术何为》的译者艾蕾尔、艺术批评家岛子、王端廷、孟禄丁、郝青松围绕马克·罗斯科的艺术及其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正如大家所见。短视频,已然成为了全球网友喜闻乐见的内容载体。国内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0亿,人均每天刷短视频超过2.5个小时。另外呢,看网络直播的国内用户,也达到了7.51亿,这里头就有不少人是看短视频直播带货的。估计这也很符合,大伙对短视频带货的印象。
url:http://www.studytimes.cn/shtml/xxsb/20150615/12099.shtml,id:0 网络媒介作为快速崛起的信息传播渠道成为外国民众获取信息、认知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接近2/3的受访者将互联网作为接触中国文化信息的首选渠道。
最近,抽象艺术正成为申城海外名家名馆特展的一大焦点: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在中国的首次大展、中国迄今最大的胡安·米罗展“女人·小鸟·星星”相继登陆,浦东美术馆与英国泰特美术馆合作的“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合作的常设展“万物的声音”同样汇集了一些抽象名家之作。
来源:环球时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10日文章,原题:2024关键词“抽象”:中国年轻人用幽默化解压力2024年12月,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发布2024年度关键词——“抽象”。“抽象”一词最初源于一名游戏主播的口头禅,并随着在社交平台上传播迅速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