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身份论争:深度解读苏北与苏南的文化差异江苏省内的身份论争,成为近期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只有苏北人才会毫不犹豫地自称江苏人,而苏南的同胞们更愿意以苏州人、常州人等更为具体的身份示人。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是否存在文化差异和地域认同的影响呢?
经常出门旅行的朋友都知道,出门在外在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时,通常都会用省代替,比如说:我是广东人,我是浙江人,如果自己的家乡知名度比较高,存在感比较强的时候,通常大家都会直接说,我是广州人,我是杭州人,但是如果你去过江苏的话,这种自我介绍的方式会被完全颠覆,因为江苏人自我介绍时,
江苏的经济有三极,分别是苏州、南京和徐州。将近十公里宽的江面,在古代基本等于完全隔绝的两个社会南京是江苏唯一一个辖区跨江的,过江通道数量超过了全省其他城市之和,因此苏南不觉得南京属于苏南,苏北也不觉得南京属于苏北,只有安徽表示非常亲切。
我们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每当出门在外被问及是哪里人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们都会直接说自己家乡的省份,这样的知名度会更加大一些,也普遍被人们所熟知。正是因为如此,苏州人比起说自己是江苏人,更喜欢说自己是苏州人,毕竟名气要大得多。
以前在老家,接触过几个江苏人,都是男性,对他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江苏人长相很有特点,将南北方人的脸型缺点都成功避开,属于不方不圆的脸型,接近鹅蛋脸,没有很肉的脸,没见过大饼脸,更没见过少肉多棱的削骨脸,本人现在在江苏,还是这个印象,身高胖瘦适中,没有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也没有见到过哪个男性高宽大马的体格,不像我家乡,这里的男人,身高方面总结下来是综合了南北方人的体格优缺点,没有很高个子的,没有体格粗壮的,性格不急不躁比较温和。
夺冠后,黄雨婷老家门口的石头,成为“网红打卡点”,每个人都是这摸摸,那也摸摸,都想吸吸这好运气!出门在外,像山东人河南人,只要看到是同省的,哪管是不是同一个市,更别提两个地方之间离得近还是远,都觉得格外亲切,真是应了那句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文/木桥说法编辑/木桥说法前言最近去哈尔滨旅游很火,尤其是这一阵子“砂糖橘”、“野生菌”等等的爆火。还有漠河三方抢夺砂糖橘大赛等等,再加上东北人为了欢迎游客所做出的种种“无下限”行为。真是让哈尔滨这个城市“火出圈”了。在这样其乐融融的外表下,也有一些不合适的因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