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新闻网】运城新闻网讯(记者 赵卓菁)农历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河津市剪纸艺人董太岭创作出一套象征着喜庆吉祥的“灵蛇献瑞”系列剪纸作品,以剪抒怀、以纸传情,表达新年美好祝愿。乙巳蛇年即将到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不仅是智慧的象征,更是财富与好运的使者。
江汉风报道:2025蛇年将至,世界记忆奇人、圆周率构成艺术创始人汤英先生,第九年创作出圆周率书画生肖新年挂历——《灵蛇献瑞》,再次向世界展示圆周率书画艺术的神奇风采。通过圆周率后1到2025位数字的排列、定位与描色,一只盘旋在树枝上的青绿色小蛇跃然纸上,传递着对蛇年的祝福。
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琴1月16日,武汉光谷花山街道橘园社区文化广场张灯结彩,举行“灵蛇献瑞·喜庆新春”民俗文化活动。活动现场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处处彰显着新春的喜庆,现场居民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中。“书写春联·新年添彩”展区翰墨飘香。
11月30日,浦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县教育局在浦城县文化馆举办第九届“灵蛇献瑞—蛇年生肖剪纸大赛”。52名中小学生参赛,共同弘扬剪纸艺术,展现非遗文化魅力。比赛现场纸上镂空,剪出繁华无数。剪纸俗称“花样”,凭借喜庆的中国红和包罗万象的姿态深得人民的喜爱。
来源:【西安日报】蛇年新春将至,西安非遗文化的发展保护也处处弥漫着新气象、新风景。随着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众多生活在西安的非遗传承人们也琢磨着用自己的精湛技艺,将生肖蛇年的图样以各种特殊的方式呈现,一展祥瑞之气。
张怡靖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十指翻飞,不出两三分钟,一张栩栩如生的剪纸小像便跃然眼前。这是90后非遗传承人畅杨杨在直播间里的“拿手好戏”。畅杨杨的家乡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洛阳孟津。在孟津方言中,剪纸被称作“铰花”。
春风送暖春满园,蛇舞灵秀迎新年。金龙腾云旧岁去,灵蛇献瑞启新篇。随着时光的流转,日历一页页翻过,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迎来了2024年的尾声。2025年新年已至,为了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节日,体验新年的喜悦氛围,度过一个快乐且富有意义的元旦佳节。
彩塑版“巳升升”。剪纸作品“祥蛇捧福”。皮影作品“灵蛇献瑞”。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魅力与深远影响力,更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崭新契机。
灵蛇献瑞廖哲仁正在创作以“蛇”为主题的剪纸作品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全正 报道:一把剪刀,一叠红纸,剪刀翻飞间,一条条灵动可爱的小蛇跃然纸上。12月21日,在茅箭区剪纸非遗传承人廖哲仁的工作室,记者一睹他创作的以“蛇”为主题的剪纸作品,用指尖上的传统技艺迎接蛇年到来。
为进一步发挥党群服务阵地在青少年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浦锦街道精心策划并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假期活动,让“家门口”阵地成为青少年假期的“充电站”,度过一个快乐又充实的寒假。AI互动体验活动内容:体验黑科技、解锁新技能!
高少萍剪纸作品《灵蛇献瑞》 (受访者供图)东南网1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核心提示春节将至,年味渐浓。有一种年味,叫“剪纸迎春”。在福建东南沿海漳浦,剪纸艺术自唐朝起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新华社银川1月11日电(记者刘海)左手持红纸,右手握剪刀,65岁的伏兆娥时而微笑、时而凝神,沉浸在创作之中。约半个小时后,一幅惟妙惟肖的《灵蛇献瑞》剪纸作品呈现眼前。“蛇在十二生肖中是聪明伶俐、多才多艺的象征。最近我天天都在剪各种各样的蛇年生肖,用剪纸表达对大家的新春祝福。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伶俐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为“唯一”学子提供一个真正展示自我的平台,在2025年元旦佳节来临之际,衢州市常山县第一小学以“灵蛇献瑞,喜迎元旦”为主题开展了庆元旦迎新年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