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快递面单”,是快递公司在送货时用来记录发件人、收件人以及货物种类、价格等相关信息的单据,需要贴在快递包裹上。
5 月 29 日,深晚记者在南山区一家顺丰快递网点看到,快递员正在封箱、包装,并打印出一张张快递面单。5 月 29 日,深晚记者在南山区中通快递一家网点看到,几乎所有的快递面单都完整显示了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姓名、手机号码和地址。
核心阅读当前,我国日均快递业务量已超3.3亿件,由此产生的大量寄递数据,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严峻挑战。为此,快递行业正加快推广应用隐私运单,通过加密处理等技术手段,给快递个人信息加把“安全锁”。隐私运单如何实现个人信息“加密”?推广应用中遇到哪些难题?如何解决?请看记者调查。
南都记者获悉,4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此前发布的《快递电子运单》(GB/T 41833-2022)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GB/T 41832-2022)两项国家标准,进行解读。
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体验优化快递物流越来越“聪明”从手写面单到电子面单,再到自带识别标签的快递箱;从手拉肩扛到自动分拣,再到无人配送车和机器人……“汗水快递”正在向“智慧快递”转变。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7903亿元。
N海都记者 陈晋 李琪 文/图随着网络购物及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快递面单上的个人信息“裸奔”,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了具体范围、处理规则和责任承担,其中就包括快递业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