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患者这这样说:总感觉自己上身在过“夏天”,下身在过“冬天”每天都是冰火两重天,这其实在中医里就叫“上热下寒”一般有哪些表现呢?上热,主要表现就是,牙龈肿痛,容易出血,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口干,爱上火,长痘,还有失眠烦躁,胸闷心慌,心烦,眼睛干涩,经常流鼻血等。
大家好,我是郭医生。说到“引火归元”,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中医上讲,在肾气中,当阴气过衰而阳气过重的情况下,用温补的药来调节人体内阴阳不平衡,把虚火邪火都变成正气,就是“引火归元”。那我们如何得知体内是否有虚火、邪火的存在呢?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脑立清丸《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组成与制法:磁石200g ,赭石350g,珍珠母100g ,清半夏200g, 酒曲200g, 酒曲(炒) 200g, 牛膝200g,薄荷脑 50g ,冰片50g,猪胆汁 350g(或猪胆粉50g)。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冬季却可能面临阳气不足的问题,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等。注:金匮肾气丸原方是没有牛膝跟车前子的,现在市场上见到的金匮肾气丸加了牛膝、车前子,其实是模仿另外一个方~济生肾气丸,特点是增加了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同时有了牛膝的引火下行,没那么容易上火。
大家好,我是贾医生,知柏地黄丸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它呢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黄柏和知母,就不仅只有补肾的作用,还加重了清热泻火的作用,今天我就来教你用知柏地黄丸来加一物,仅可以滋阴补肾,还能改善上热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