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胆的袭击旨在迅速穿越数英里的领土,就像1940年的闪电战穿过西欧一样,但这场战役变成了一场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战斗,数百万人死亡。1939 年 8 月 23 日,希特勒即将开始征服欧洲,他与斯大林会面并签署了一项为期 10 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由于德国地处中欧,左右均有大国制衡,要称霸欧洲必须战胜西部的法国和东部的俄罗斯,因此俾斯麦制定了先法后俄的百年战略,但俾斯麦离任后,继任者抛弃了他的构想,转而支持塞尔维亚对抗俄国,希望由此得到英国的支持,但是英国秉承的是“大陆均势”政策,在德国崛起以后,英德矛盾激化,再加上普法战争法国人的怨恨以及在俄国与奥匈帝国关于巴尔干问题分歧中德国的立场,导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腹背受敌,可以说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与德军对抗都是死路一条,一战的4年中,德国东西线疲于奔命,单挑了整个欧洲,这主要“得益于”德国的一众同盟国兄弟的拉跨战斗力和反水行为。
81年的今天,一场千万人规模的惨烈大战在东欧大地爆发,希特勒也就此走上了自己的灭亡之路。希特勒的信心来自自己手下的550万精兵、3300辆坦克和2700架飞机,来自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轴心国的支持,来自德国占领控制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大片领土后拥有的丰富资源,更来自德军之前屡战屡胜的闪电战这一新奇战术,让德国在一个月内消灭波兰百万大军、六个星期迫使战前公认的世界第一陆军强国法兰西偷袭,希特勒有理由相信自己既然能去巴黎凯旋门阅兵,自然也能踏上莫斯科红场视察。
作为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劫掠手段最残忍,具有最高规格官方钦定头衔,并且对一整个海域里诸多国家文明造成极其深远影响的超级大海盗,海雷丁将“巴巴罗萨”从一个原本描述红胡子造型的江湖外号,变成了16世纪基督教世界最为之感到战栗的后启示录符号。
以及一本大众向的教宗史 Richard P. McBrien《Lives of the Popes : the Pontiffs from St. Peter to John Paul II》,微厚,可当闲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