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运输通道。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工务段金城江路桥危石工区的10名桥隧工每天都要翻山越岭,对辖区黔桂铁路沿线山体的危岩落石情况进行排查,及时整治隐患,护航春运安全。
黔桂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运输通道。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工务段金城江路桥危石工区的10名桥隧工每天都要翻山越岭,对辖区黔桂铁路沿线山体的危岩落石情况进行排查,及时整治隐患,护航春运安全。
大凌河西支特大桥梁体是京沈高铁的必经之路,为保障列车平稳安全通行,中国铁路沈阳局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牛河梁的桥隧工要定期对桥体进行检修。桥隧工的工作看着简单,实际上他们除了要会泥瓦工的堆砌、勾缝技术,还要会电焊工的点孔、焊接技术,此外还要懂得桥涵的养护与维修,掌握各类机械的使用等。
央视网消息(记者 赵晋 报道员 张霖):“起飞时,注意周围环境和飞行高度,稍微飞高一点把周围的山都看一下,重点是前面这个山头”1月11日,在襄渝铁路歇气坪山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的职工们正利用无人机对山体危石进行检查,跟班干部巴山桥隧车间主任刘国栋叮嘱道。
编者按:青春,是一个调色盘,魅力无限,灵动飞扬。青春的故事扣人心扉,催人奋进。青年关注,关注青年,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以色彩为主线,围绕不同职业,选择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典型,讲述他们平凡故事中体现出的青春风貌和青春力量,以及他们带给人们的真真切切的感动。
“新春走基层 致敬了不起的你”下面一起来关注由智慧国药宏济堂独家冠名播出的春节特别节目视频↓前言春节游子归,万家团圆夜。在山东境内有一辆来往于泰安、淄博之间的公益“慢火车”是鲁中山区的唯一 一条山区居民进出大山的铁路通道。
2月2日凌晨,河北石家庄工务段桥隧工徒步进入南庄隧道,准备开展相关工作。春运期间正值隆冬,担负石太客运专线一条长约3公里隧道“打冰”任务的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工务段的职工,定期穿梭在隧道中,徒步检查并清除隧道结冰,坚守在铁路运输一线,守护列车和乘客安全。
在江西丘陵地貌中,打石岭虽高不足百米,但山体坡度却近70度,有的地方几乎垂直,山上的小路十分陡峭。1月18日上午9时,打石岭上寒风刺骨,山上传来一阵阵锤子敲击石头的声音,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萍乡工务段萍乡路桥车间宜春路桥养修工区焦逸曦拎着手中近半米的长锤,和同事们一起叮叮地敲击山上的危石,从远处看,仿佛有一群橙色的小精灵伴着寒风在打石岭上“舞动”。
2025年春运首日,兰张高铁新乌鞘岭隧道迎来了通车之后的首个春运。午夜时分,在这座海拔2800米的高寒特长隧道里,中铁兰州局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的桥隧工和线路工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该隧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全长17.
包西铁路黄河特大桥全长3918米,每天这里会有近130列列车奔赴全国各地。有时,桥上会传来叮叮铛铛的声音,那是桥隧工敲击螺栓发出的声响,来判断黄河特大桥有没有“生病”,排查安全隐患。在桥上,这样高强度的螺栓,有整整28万颗。
新华社郑州2月1日电 题:守护“文物级”铁路桥的深山桥隧工新华社记者翟濯太焦铁路北起山西省太原市,南至河南省焦作市,是冬煤和电煤外运的重要通道。跨越晋豫两省交界处的丹河铁路大桥地处太行山深处,是这条煤运通道的重点部位。丹河铁路大桥地处晋煤外运大通道的“咽喉”地段。
大西高铁是连接山西省大同市和陕西省西安市的高速铁路,是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有34座隧道穿越太岳山脉和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春运期间,这条铁路线的高铁桥隧工们每天零点以后,都要利用动车停驶的“天窗”时间,按照检修计划对隧道进行管护,保障高铁运行安全畅通。
来源:环球网 图片作者:芦男2024年春运仍在进行中,人们纷纷踏上返程的旅途。在上万人次出行的背后,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第一线。他们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守护着每一条铁路的畅通。他们就是春运中的“护桥英雄”——铁路桥隧工。
来源: 原创稿赵勇检查防护网立柱基础。晏涛摄“哒哒哒哒哒哒……”小船轰隆的马达声打破了大宁河的宁静。呼呼作响的寒风,从四面八方往船舱内猛烈灌着。坐在船上的赵勇缩了缩脖子,紧了紧领口,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远处的大宁河大桥桥头,这是他和工友们此行的目的地。
春节,总有一些人坚守岗位,说到节日里的坚守,就离不开中国铁路。在我国西南地区大山里,一座又一座高铁大桥承载着飞驰的高铁列车,送一趟又一趟旅客千里归家。而在每一座大桥下面,都有一群人为了高铁几秒钟的安全通过,在全年、全天候不间断地坚守着,他们就是中国高铁的检查工人。
大西高铁北起山西大同,南至陕西西安,全长859公里,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客运专线之一。每年春运期间,上百万人会选择这条高铁线路回家过年。而为了保障线路安全运行,有这样一支桥隧工队伍,他们日夜守护着这条铁路的安全。跟随记者的镜头,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日常巡查和管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