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12月3日23时许,嫦娥五号上升器在月面点火起飞,“怀揣”2公斤月壤奔向环月飞行轨道,骄傲地返回地球。关于这场相隔38万公里的“相遇”,我们曾构想过无数次……“嫦娥”如何与月球亲密接触?此次月壤与之前采集到的有何不同?它蕴藏着哪些科学研究价值?
“通过嫦娥5号带回的月壤,测得最年轻的月球玄武岩样品为20亿年左右,比之前国际研究结果年轻了8亿年。”5月13日是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场,副研究员杨晶正在向观众们进行科普讲座,并展示嫦娥5号带回来的月壤样品。
交汇点讯 嫦娥六号首次登陆月背并采样返回,让我们真正初见月之背面,也让人类探月再掀热潮。“各国月球计划都在提上日程,未来月球会非常忙碌!”上周,从欧洲参加完月球会议回宁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昀昭发出如此感叹。
S. Gou, Z. Yue, K. Di, J. Wang, W. Wan, Z. Liu, B. Liu, M. Peng, Y. Wang, Z. He, et al. Impact melt breccia and surrounding regolith measured by Chang'e-4 rover. Earth Planet. Sci. Lett. 544, 116378.
第一次用月球土壤做实验,称量0.02克,南京大学教授姚颖方紧张得整个手都在发抖。他所做的研究,是利用月球土壤中的一些成分作为人工光合成催化剂,把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月球表面开采的水等,制造成氧气、氢气、甲烷以及甲醇。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综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仰望夜空,你是否也曾把那轮明月当成一颗悬挂在天际的白玉盘,长大后学习了天文学知识的我们,才知道月亮不过是地球的一颗卫星,一个孤寂而荒凉的天体。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85.48克月壤揭示奥秘何其多嫦娥六号探测器示意图。资料图片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用月壤样品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嫦娥石”理想晶体图。
月球火山成因、月壤玻璃珠、嫦娥石……嫦娥五号带回了这些月球奥秘◎本报记者 付毅飞你知道吗?月球火山活动可以一直持续到20亿年前。中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玄武岩的这项研究,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发放一年半以来,科学家不断获得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