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互联网时代,高效传播之下,口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本期的消费案例中,线上,欧莱雅双十一活动引发全网对其虚假宣传的质疑、登上热搜的野萃山“千元橄榄汁”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品牌诚信问题被推至高位;
黑牛投诉3·15专题——售假诈骗篇(一)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陈静) 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或信息获取较难的产品更容易造假,比如奢侈品就是假货泛滥的领域,进口渠道因国内消费者咨询、查证较难,也常常被造假者利用。
近日,得物App联动河北警方,在一个月内破获了一起通过仿冒“得物包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捣毁两个售假窝点,抓捕两个涉案团伙,现场查获超过3.7万双带有仿冒“得物包装”的假冒品牌运动鞋,查实涉案金额数千万元。
湖南的95后女孩陈果,最近在得物App购买了一个和田玉。她打开“蓝箱子”收到手镯的同时,还收到了一份附有国家CMA认定标志的珠宝鉴定证书。证书显示,这件手镯经过密度、折射率等数据的严格检测,鉴定结果为全新正品。
结果“得物”鉴定是假货,再来找杭州的卖家,对方不认账了。董先生:“发到‘得物’就能变现,赚个一千多块钱,能变现一万五左右,最后‘得物’鉴定没通过,发现是假的,‘闲鱼’上去联系她嘛,叫她退,她就各种不承认,最后我们就通过各种证据举报她,她的‘闲鱼’店铺也被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