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朋友圈里说“过年最愁人的就是包压岁钱了,前几年包十块,二十块,小朋友就很开心。后来涨到一百两百,这倒也没啥,只是有些亲戚把红包包得厚,又不好当面拆。知道人家忙,趁着中午饭急急忙忙塞进小朋友的衣兜里,总担心给丢了。想要问候一下家里的中学生,又不知道如何,跟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
除夕啦,给大家拜年了,祝您在新的一年里,牛转乾坤,万事大吉。今年又是特殊的一个春节,很多地方倡导“就地过年”,很多人不能回家过年了,加上不能放炮,人们纷纷抱怨年味淡了,我们关于“年”的美好回忆,都留在了童年。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童年的年味是谁给的?是爸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大人望插田,伢儿望过年。”这句俗语打小时起,就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再过两个月,伢儿们又燃鞭炮又放烟花又要喜迎农历辛丑年啦!虽说现在的过年时尚奢侈,但怎么也媲美不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过大年时才有的年味儿。
现在过年,孩子们不是渴望大鱼大肉了,而一锅油炸南瓜丸子却让他们高兴不已。老南瓜去皮蒸熟,捣烂,放上糯米粉和面。糯米粉的量,和南瓜泥成面团,不干不稀就刚刚好。孩子们非常乐意和我一起做,我负责炸南瓜丸子,他们负责抓丸子。
百节年为首。金黄的响玲在油锅里吱吱翻滚,香脆浓郁的年的味道,瞬间充盈了整个屋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儿时的春节,总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出生在偏远的山村农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经常自嘲是“高干子弟”,父母总是在高山上干活。
#年味# @头条传媒儿时的年味儿是新衣服,在年三十的午饭后穿戴整齐去和小伙伴玩耍。[碰拳]儿时的年味儿是发夹和玩具,只有再过年才会享受的待遇。儿时的年味儿是果汁,[啤酒]不,那时候是饮料,有杏仁露,有荔枝汁,也会有几瓶娃哈哈,可能还会有一桶麦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