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军队的历史上,有一位从未指挥过任何战役,也从未上过战场,甚至对军事一窍不通,却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的人,他就是有着“红色华佗”美誉的傅连璋医生。傅连璋是福建长汀人,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加入了基督教。
1955年授勋的时候,共有10大元帅,10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位少将。其中,有一位中将,非常特殊。首先他是175位中将中年龄最大的,当时已经61岁了。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拿过枪杆子,也没有上过战场杀敌。那么,他凭什么授予中将军衔呢?因为他拿的是手术刀。
前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了革命,刚刚结婚不久的陈赓与妻子告别,跟着周恩来去了南昌。差点被截肢他们是7月27日秘密到达南昌的。来到南昌后,陈赓住进了朱德的住所,而周恩来为了方便组织起义工作,搬到了马庄子女子职业学校居住。
文|九月编辑|九月1955年9月27日,我国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十位对新中国有着突出贡献的军事家在这时被授予元帅军衔。而聂荣臻不仅荣列十大元帅之一,还亲自参与了筛选到确定名额的全过程。
那是在1925年讨伐陈炯明的第2次东征战役中,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三师遇到陈炯明的林虎部,被打得溃不成军,指挥部中身边的人都跑光了,只剩陈赓一人,蒋介石绝望地拿出手枪要自杀成仁,被陈赓把手枪抢走,并背着蒋介石跑了数公里,在敌人追兵的枪林弹雨中把蒋介石救了出来,安置在安全区后,陈赓又连夜跑了160里地,给何应钦的第一师送信,随即带着何应钦派的两个团杀回来打败了林虎部,取得了第2次东征的胜利。
周希汉是陈赓的参谋长、爱将和战友,但两人在性格上却截然相反。周希汉和陈赓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他们在出身、经历、年龄等方面都有差异,但陈赓在战斗间隙,却并没有“放过”年轻的“瘦子”参谋长周希汉。
导读:在1955年大授衔之时,有几位将领,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没能获得军衔。为此在1956年和1958年,组织上进行了两次军衔补授。其中1956年补授王建安上将军衔,聂鹤亭中将军衔;1958年补授李聚奎上将军衔,贺诚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