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等级 皇后1 位,可分宫女 10 人 皇贵妃 1 位,可分宫女 8 人 贵妃 2 位,可分宫女 8 人 妃 4 位 ,可分宫女 6 人 嫔 6 位 ,可分宫女 6 人 贵人不限 ,可分宫女 4 人 常在不限 ,可分宫女 3 人 答应不限 ,可分宫女 2
阿哥阿哥这个词汇在满语里,本意是侄子的意思。后来满清入关建了国后,阿哥指的是“未受封的皇子”。所以阿哥起初是很普通的称谓,只是后来加入了皇族思想,这才使得这个平凡词汇变得不平凡。阿哥、阿玛之称不是皇族专称,而是整个满族所用的称呼。实际上正式场合的称呼,都是皇子。
格格等级顺治十七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
从公元221年秦始皇的秦朝开始,到1912年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封建王朝总共持续了2133年。在这期间,爵位一直被官宦世家看得很重,对他们来说,爵位代表着自己官阶的大小,同时爵位也是达官显贵们权力,地位的显著象征!
清代入关以来,骑射文化变迁明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衰落的情况,但也经历了百余年的进化与演变,作为满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无形中涉及到满族百姓与帝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满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