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丘濬·故居遗迹■ 杨江波明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初四,丘濬病逝于京城,后辗转至次年十二月,其灵柩才得以归葬故乡。丘濬的墓地,位于丘濬老家下田村(今海口琼山区金花村)十余里外的“五龙池之原”。1996年,丘濬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建成丘濬文化公园。
中华诗词|顾问,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华词赋》顾问,中国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诗书画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编委,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香港诗词学会首席顾问,澳门诗词学会、澳门书法协会顾问,『纪念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首届「沈鹏诗书画奖」大赛』顾问、评委会副主任。
海南历史名人丘浚故居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金花路和秀英区海秀镇水头村丘海大道南段东侧。丘浚故居现存“可继堂”和前堂两进,前堂面阔3间,进深4椽,单檐硬山式简板布瓦顶,通高4米,可维堂面阔3间,进深13椽,单檐硬山式简板布瓦顶。
建筑,关乎造型、结构、材料,亦关乎文化、艺术、历史,一砖一瓦,构建的是人与建筑的对话连接。从布局到结构,从材料到装饰,海南传统建筑讲究自然通风采光、外封闭内开敞等特点,也记述着气候特征、文化传承、族群迁徙。
国士丘濬·故居遗迹■ 杨江波500多年前,丘濬已名动海南岛,是激励琼州学子的榜样。时至今日,丘濬是海南最有名的历史文化人物之一。在他身后,人们通过保护古建、兴建纪念设施、以其名字给道路命名等形式,来怀念这位学识渊博、清正廉洁、热爱家乡的先贤。位于海口的琼台书院。
走进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金花路三巷,一座青瓦白墙的院落伫立在市井之中,这里是明代“理学名臣”丘濬青少年时代的居所。这座海南省目前所知建设年代最早、极具特色的木结构民居,也是丘濬后来40余年居京城为官时深深眷恋的故乡。↑位于海口市琼山区金花路三巷9号的丘濬故居。
在海口琼山区有个金花村,这个村子非同一般。两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代名相丘濬和清官海瑞均出自金花村。年仅6岁的丘濬曾在这里,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五指山诗》。在《口述海南·葩姐说》特别节目《丘濬与他的时代》第二期的节目中,葩姐来到了位于金花村的丘濬故居。
丘濬在明代被誉为“文臣之宗”和“中兴贤辅”。钱穆先生称赞他“不仅为琼岛一人物,乃中国史上之第一流人物也”。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我走进了海南海口市丘濬故居。可继与弗为丘濬故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后来故居有所扩建,如今故居建筑仅存前堂和可继堂。
■ 海南日报记者 黎鹏视线从雕塑上扫过,大文豪苏轼漂洋过海抵琼、在儋州兴办学堂、获赦离琼告别乡民等场景依次入眼,一种穿越时空之感油然而生。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一件名为《苏东坡在儋州》的木雕作品在海南展馆亮相,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鉴赏。
■ 文\图 王亦平石材应用于建筑的历史非常久远,中西方的许多经典建筑上都有石雕构件。远古时期的地壳运动,在琼州大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岩石资源,特别是琼北的火成岩(亦称火山熔岩),很早就被海南人用于加工制作建筑构件。我们的祖先伐石为梓、精雕细琢,为世人展现了琼派建筑的石雕之美。
文\本刊特约撰稿 杨树海南先贤丘濬曾有言:“书之功用大矣!”大在何处?居一室之窄而知天下之大,用一时之功而知千秋之事,由一事之约而明万物之众,由一理之微而包六合之大。先贤读书,往往不遗余力,丘濬正是其中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