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经过千百年的雨水冲刷切割形成了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沟沟壑壑。这就形成了独特的两沟夹一塬,或者三沟夹一塬的独特地貌,这里的塬被当地人叫做黄土塬。黄土塬通常是一个狭长地带,或两边或三边都是沟壑,只有中间的狭长地带是稍微宽阔平整的土地。
小毛驴以前曾是一种劳动工具,由于它的体型较小,一般只能用于拉车、磨面等劳动强度不高的农活。孙大叔介绍:“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在安徽、河南等地,一直有吃驴肉的传统,在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叫麦仁的集镇,卖驴肉的就有数十家之多,生意好到当地竟无驴可供食用。
近日,听说山西省万荣县下涧村有个叫冯凯的小伙子在野外养“野兔”,赚了10万多元,“野兔”能养殖吗?他从哪里弄来的“野兔”?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诸多的疑问,我们一行人前去进行了采访,我们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周六,与影友相约一行4人来到山西与河南交界的沿黄公路采风,脚踏黄土地听着黄河的流水声,让我们这群土生土长的黄土地上的人感觉到那样的亲切,厚重的黄土上我们的眼睛里到处都是风景,车行1个多小时大家边走边拍,似乎有拍不完的美景说不完的黄河话题,忽然我们在公路边的黄土崖下发现了一个农家小院,新式的建筑让人耳目一新,大家不约而同都走向了这里,一条弯曲的黄土小道曲径通幽,似乎向我们讲述着故事。
早上9点钟,河南省豫西农村的一个地坑院子里,这位76岁的蔡大爷一个人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饭,大大的钵碗他能吃2大碗,还要加上半个大馒头,如此大的饭量让人十分惊讶,老人家不但饭量大而且力量很大,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他的另一个爱好更是当地方圆几十里无人可比,就是20多年在家里养一个800多斤重的“大宠物”,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人匪夷所思,甚至看上去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村民们更是难以理解。
近日,摄影师一行人在山西省稷王山山区农村拍摄民俗,过路一个小山村迎面被一辆货郎车挡住了去路,一户人家大门里走出了两位老人,看样子像是要买点啥东西,身后跟着一只小狗蹦蹦哒哒地跳着走路,看样子滑稽可爱,感觉有点意思,看看一时半会是过不去了,与其在车上等待还不如下车拍拍农村货郎和那只滑稽小狗,随后大家便走到了货郎车前各自选择目标。
6月4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砖桥镇大李冲村恒福鹿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名社员正在喂养梅花鹿。据介绍,该合作社养殖梅花鹿280多头,年纯收入300多万元,可吸纳周边18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