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入的都是薄命司。薄命,不是一个好词,红颜薄命意思是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而荣国府的三小姐探春就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可是她却并不是红颜薄命。探春被列入薄命司是因为远嫁,正如书中她的曲子:“”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探春远嫁这个结局在前八十回就已经透露了,只不过具体嫁到哪里这个情节并没有在前八十回呈现。高鹗的续书中写探春嫁给了镇海总制周琼之子,是不符合原著的。探春的结局早就在她的判词和曲子里就暗示了。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庚辰本在判词那里有条批语,说这是“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探春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从她的杏花签,风筝谜语、秋爽斋的陈设布置,以及判词和[分骨肉]曲子都明确伏笔,不存在异议。只是探春其人大才,有领袖之能。脂砚斋在她的风筝谜语后都大为遗憾[庚辰双行夹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而我们解读《红楼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红楼梦》里,草蛇灰线的展示了一幅探春远嫁的图画,但因为脂评本只有八十回稿,缺失后文,所以探春远嫁的各种细节,只能通过雪泥鸿爪的线索,以原著为事实依据,一一考证。
贾府三小姐探春的生母是赵姨娘,但她平时喊自己的母亲却也像其他人一样以“姨娘”称呼,听着就让人觉得好生分,甚至有些替赵姨娘委屈了,再怎么说这是自己生养的孩子,居然不叫自己亲娘,所以赵姨娘才哭诉探春羽毛还没长全,就拣高枝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