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垃圾鱼,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两类鱼。一是非洲远道而来,生存能力强,在我国扎根的罗非鱼。二是贪食粪便,对食物不讲究,却能做出菜肴的鲶鱼。随着人们对罗非鱼和鲶鱼食用价值的认识,其都正在摆脱垃圾鱼称号。按照我国消费者惊人的食用速度,或许十几二十年时间,就连罗非鱼都要吃成保护动物。
要说你常见到的最恶心的鱼,可能非清道夫鱼莫属了。清道夫恶心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在世界东方那个著名的吃货国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种之一,连最饕餮的吃货,听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论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两年就在长江珠江泛滥成灾,人们却束手无策。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为清道夫鱼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被业界宣传能有效清理水中的青苔和其它鱼类的排泄物,然后就将它引入国内观赏鱼市场上了。原产地在拉丁美洲,它长得和我们本土的鱼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它的嘴,长得像一个吸盘一样,能够吃水底下的垃圾,所以还有人叫它吸盘鱼。
阳春三月,对于钓鱼人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南方钓友却不怎么开心,因为他们一年四季都能钓到鱼,但这并不代表就幸福,因为钓起来的鱼是越钓越气,清一色的清道夫使得一向沉稳的钓鱼人坐不住了。都想折了鱼竿,与其钓清道夫,不如回家睡觉,那么为什么清道夫这么不受人待见呢?清道夫是什么东西?
“琵琶鼠鱼”是很多种周身披挂骨板、在水底栖息型鱼种的合称,市井民间都叫它们“垃圾鱼”或者“清道夫鱼”,原产地在美洲巴拉马、巴西、哥斯达黎加等地,对当地渔业破坏影响严重,它们左右两侧的胸鳍相接生成圆弧形强力吸盘,因而能够吸附在石头或者鱼缸水族箱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