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第三长河,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对其源头的探寻,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长江流域古代的中国人,将岷江看作是长江的源头,有着“江源于岷”的说法。到了明代,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经实地考察后,发现金沙江是长江上源。
长江长约6397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这么长,那么它的源头究竟在哪?古人望江击楫,知其大,不知其远,我们来看长江上游三个重要的节点:四川宜宾、青海玉树、青海囊极巴陇。
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条江河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一、长江,我国第一大江,也是亚洲第一大江,发源于三江源地区唐古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长江的源头为通天河,而通天河又有北、中、南三条支流。北边的支流为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黑脊山南麓。
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称为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地理位置三江源地区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誉,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16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岷山导江”出自《尚书·禹贡》。传说《禹贡》是大禹所作,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地理著作之一,虽然不到1200字,却将中国大地的山山水水定义、划分了个大概,直至今日,一些地理概念仍在被提及使用,比如“九州”。现在看来,《禹贡》的很多记载与事实是有出入的,但它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岷山导江”的影响甚至长达两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