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自汉武帝以后,大司马就成了西汉外戚的标志,如卫青、霍光和王莽;而到了东汉,他们又都是以清一色的大将军专权,像窦宪、梁冀、何进和曹操等人,大司马鲜有提及。为什么会这样,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对历史又有什么影响?
位列三公,在古代可以形容一个人很有能力,在朝堂上前途无量,同时也昭示着此人是朝廷重臣。中国古代封建史漫长而悠久,“三公”这个称呼,也在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演变中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几乎在每个朝代,“三公”所指代的官职都各有不同。
汉武帝时期将星璀璨,无数热血男儿投身军旅,抗击匈奴开疆拓土,为保卫国家安全,开创帝国盛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诸多将领中,唯有卫青一人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大将军”,整个西汉2个世纪,只有卫青、霍光、王凤、王商4人被授予“大司马大将军”称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司马和大将军一样,都是地位显赫的武将官职。《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韦昭《辨释名》曰: “大司马,马,武也,大总武事也。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四马,故以马名官。训马为武者,取其速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