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你是个处于懵懂青春期的少年?还是蹒跚学步的孩童?呵呵~或者,你的父母还没有相遇?这些珍贵的照片是德国摄影家Wolf Reinhart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所拍摄,向你阐述他眼中1985年的中国味道。它们代表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更诉说着那段值得回味的岁月。
《舌尖上的中国》火遍神州大地,很多人从吃这件事里找到了民族自豪感,网上还流传有很多关于老外如何被我大中华饮食文化所折服的故事。 饮食文化确实是中国最足以自豪的文化之一,确实有很多老外从来到中国的第一步就注意到此。那么刚来中国的老外们都注意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什么呢?
前几年,央视出品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里面对各地美食的记录和解说着实让大量吃货垂涎欲滴,掀起了一股宣传家乡的“美食浪潮”。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大多数人都不愁温饱,因此对美食的要求也更高,遥想80年代,还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时候的人们的美食与现在又有什么不同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高 乔《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6 版)“你好中国——美食之夜”活动现场烹饪的丰富中餐菜肴。中国烹饪协会供图“你好中国——美食之夜”活动现场,中国烹饪协会法国美食交流考察团厨师正在备餐。
1985年,有个叫Wolf Reinhart的德国人来到中国。中国的美食吸引了他,他用相机定格了中国人的一日三餐。随着他的摄影作品《China's Food:A Photographic Journey》面世,这些宝贵的资料终于得到公开。1985年,我还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
30年前,一个叫Wolf Reinhart的德国人,用他冷峻理性的镜头记录下当时中国大街小巷的美食。那些熟悉的大闸蟹、火锅和红辣椒,在冷色调的背景下,居然让人温暖得落泪。我们尝试从这些珍贵的照片里,探寻一个德国人和这些异国美食之间的故事,也许也是在寻找我们失去的味道。
最近网络上有组老照片火了,诺,这是其中一张▼这照片出自一位名叫Reinhart Wolf的德国摄影师之手,他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1980年代舌尖上的中国。透过他的镜头,橘子君仿佛看到一个冷峻的德国人坐在一张小木桌前看着眼前的食物冒着热气。
“大红袍”舌尖的回甘、“佛跳墙”浓郁的口感、“松鼠桂鱼”的酸甜滋味和“水煮牛肉”的热辣香气能否用“耳朵”来品尝?明晚,上海交响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梁皓一打造的交响作品《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将在驻团指挥张洁敏执棒下,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迎来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