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外卖小哥”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我国已有8400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23日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三份新办法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
一名“外卖小哥”为顾客送餐。新华社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引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健全用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
【简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23日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三份新办法,将从事网约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是这次新规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
近日,云南昆明,凌晨一点,一位外卖小哥来到无人便利店买方便面,吃完面扔垃圾时,他发现垃圾桶已满,便把所有垃圾收好带走,出门前还整理好店里的桌椅。这位昆明小伙名叫刘贵兵,今年刚满18岁,高考后利用假期当骑手赚生活费,9月即将上大学。网友:善良如你,必有美好未来!
外卖订餐、便捷买药、闪送到家……外卖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黄帽、小蓝帽们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人行道和车流里,经过城市的每个角落。近期,新华社记者分赴上海、福建等地,穿起制服、戴上头盔,走近身边“熟悉的陌生人”,感受外卖员们的苦辣酸甜。初冬上海的早上,寒意袭人。
今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30周年,也是“双十一”成为网络购物节的第16个年头。互联网在促生新词的同时,也改变了一些词语的本意,骑手不再单指擅长骑马的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也叫骑手。传统意义上的“骑手”仅指“擅长骑马的人”。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题:冲突背后:如何畅通外卖配送“最后100米”?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张璇、舒静日前,杭州一名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因外卖骑手下跪而引发广泛关注。类似事件屡有发生,折射出行为边界、基层治理、平台规则等深层次问题。
“您好,您的外卖,请慢用。”辽宁省彰武县的外卖配送员王哲将餐食送达后再次出发,继续骑行在大街小巷。 18岁那年,工作中的意外使王哲失去了右臂,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让王哲一蹶不振,天性乐观的王哲宽慰母亲:“妈妈别担心,就算只有一条胳膊,我也能养活自己。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最高人民法院23日发布第42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这是最高法首次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针对外卖骑手、网络主播、代驾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作出回应。
戴着头盔、身着工装,穿行在大街小巷,高峰时如潮水般涌动……1000多万外卖骑手,已经成为城市的日常风景,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新就业群体。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网约配送员,正式成为新职业。日前,新华社“民生直通车”栏目记者走近他们展开调研。
当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岗位,在一线忙碌。5月1日凌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环卫工人进行路面清扫工作。 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5月1日,河北省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成品库工作。
月满中秋,众多劳动者坚守岗位,保安全促生产,守护万家团圆。9月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的国网江苏电力应急抢修中心基地,电力工人搬运设备,准备抢修被台风“贝碧嘉”损毁的电网。 新华社发(史俊 摄)9月17日,在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医生在研讨病例。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骑手送温暖也要被温暖新华社记者王立彬寒冬腊月,人们不想出门,迎来居家点餐的高峰。餐要保温,人要保暖,外卖骑手也需要得到关心爱护。外面滴水成冰,外卖热气腾腾。冬季外卖即时配送,对市场保供、服务民生不可或缺。
新华社上海2月16日电(记者贾远琨)“这是G12次列车的旅客通过12306网络订餐点的外卖,请查收。”2月16日,上海虹桥火车站迎来春运返程高峰,华铁旅服公司的高铁“外卖员”向坤更忙了,他提前10分钟将旅客点的外卖送到站台,交给列车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