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爷爷,我爸,再轮到我,都打铁,三代人,传承了100多年。杨桂根告诉记者,自己打造的铁器范围很广,也见证了社会发展的变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是菜刀、镰刀、锄头等农具,后来演变至建筑用具、工厂里的机器零部件等。
记者 戴伟 王鑫 今年50岁的孙淑芹出生于章丘的铁匠世家,作为第五代传承人,从小就对打铁有浓厚的兴趣,10多岁就给父母拉风箱。起初父母不希望她走上这条路,但耐不住孙淑芹的坚持,父母终将打铁技艺传授于她。
在航南公路耀辉路的交界口向北大约50米的位置,有着一间不起眼的小店,招牌上“铁匠铺”三个字和这个时代看似有些格格不入。走进店内,各式各样的工具散落在各个角落,杂乱之中却也尽显生活气息。这些工具在普通人眼中只是一堆废铁罢了,但在老铁匠手里,便是打铁必需的“趁手兵器”。
老铁匠董成才正在磨制铁具。 李飞 摄老铁匠董成才正在磨制铁具。 李飞 摄老铁匠董成才正在手工捶打铁具。 李飞 摄老铁匠董成才展示自己锻造的铁制农具。 李飞 摄老铁匠董成才展示自己锻造的铁制农具。 李飞 摄老铁匠董成才正在烧制铁具。 李飞 摄老铁匠董成才正在焊接铁具。
说到晋江制造,我们不能忘了那些在生产一线的老一辈工匠们,虽然类似打铁、电焊这样的手工活已经被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所替代,但老工匠们还是热爱坚守这门手艺,而且不断地适应新的变化,让这些手艺活重新焕发出光彩。 在晋江安海镇顶墟埔80岁打铁匠吴世义的打铁铺子里,他正在打造一把撬棍。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王氏铁匠是国内为数不多,传承久远,掌握完整打铁技艺流程的铁匠世家。王氏传统铁艺秉承“遵循古艺、全程手作”理念,从选材到成品需要36道工序,18步冶烧,历经六万三千锤的锻打才算合格。王氏传统铁艺于2021年入选枣庄市第六批代表性非遗项目。
章丘铁匠非遗项目传承人孙廷保讲述打铁秘诀76岁的孙廷保毫不保留的详细讲述百年世代传承的绝活,手工锻打铁技术,快来听听他咋说的吧!壹点号 钟福生摄影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王山师傅说,自己的祖先并不是陕西人,而是河南洛阳人,在明代时期祖上掌握了一门手艺,就是制作各种兵器,到了清朝时期“反清复明”暗流涌动,朝廷限制民间兵器交易,祖上落荒而逃,才到陕西周至县隐姓埋名安顿下来。
清脆的打铁声,清晨从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德庆村传出。多吉老人手上有着厚厚的老茧和烫伤的疤痕,他生于铁匠世家,是家族第五代打铁传人。他说,自己这代传人当得很值,65年间,命运遇见3次转折。 第一次转折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 在旧西藏,铁器常被用于杀生和战争,制造它们的铁匠地位低贱。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在济宁市泗水县泗河街道东立石村有一位老铁匠,从14岁开始打铁至今。10月20日,记者刚到东立石村的主村道,就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见到毛维义时,他正用铁钳把烧得通红的铁块从旺旺的炉火中夹起,放到铁墩上,用铁锤进行锻打,一锤下去,火花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