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建设中国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实现“1+1=1”的前提,也是航天器在轨运行中最复杂的技术之一。有国外同行在交流中告诉笔者,他们在日常口语中也会用rendezvous表达跟谁在哪儿会合,但一定是到一个比较远的地方,至少是另一个城市或城市的另一端;
未来我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计划还有哪些呢?先来了解一下空间站的构型。 神舟十二号飞船通过核心舱前向对接口与天和、天舟组合体对接完成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就形成了一个加长版的一字型结构。根据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计划,明年,我国将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10月30日上午,任务进入到交会对接阶段。交会对接就是神舟飞船与中国空间站进行对接,将三名航天员送进我们的太空家园。整个过程大约经历6个半小时。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大致来了解一下交会对接的过程。
而差不多在一天前,国际空间站再次发生啼笑皆非的事件,不知道除了啥状况,国际空间在又一次被顶歪转了57°,在这个中国人庆祝发射成功的时刻,国际空间站却玩出这样一套,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国际空间站状况连连,到底还能用多久?
题:中国航天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4个航天器成功在太空组成“T”字。16日6时56分,凌晨刚发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49吨级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进行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个小时,“神舟十三号”“天舟二号”“天和核心舱”“天舟三号”4个航天器由此形成“T”字组合体。
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实现空间站建设的先决条件。复杂度高、精准度高,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今天(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此次的技术也更进一步,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0月30日11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顺利完成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全程共约6.5小时。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空间站建设与运营必需的基本技术之一,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是完成飞船和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