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耕耘,羊城派奋力书写岭南文化传播新篇章。汕头小公园元宵灯会“花篮女孩”送来祝福:羊城晚报勇立潮头,不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祝羊城派8周年生曰快乐,祝愿羊城派发挥传播新势能,不断书写文化新篇,推动岭南文化、中华文化走向更辽远的广阔天地!
1 . 海轰噢有些地方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我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去一次,比如海丰,这个广东小县城,若非“五条人”,我根本不会知道它的存在。但我也没料到我会来第二次。上个夏天,我从广州坐高铁,换出租车,最后坐上当地朋友的车,来到海丰。
白字戏(白字戏演员)白字戏是流行于广东省汕尾市(海陆丰)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白字戏历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时候)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
常听人抱怨,过年一点年味也没有,仿佛只是放了个假。所谓的年味,更像是一门玄学。潮汕同事的过年节目单~不过,在为年味伤神的人之中,潮汕人一定占比不高吧?对他们来说,过年有拜老爷、祭祖、烧火龙,营老爷各种年俗,说不尽的热闹;供奉种类繁多,卤鹅粿条血蚶甜汤吃也吃不完,想想就嘴馋。
2023年,潮汕民俗走出记忆,重回百姓寻常生活,并且从“活”起来到“火”起来——英歌舞、舞火龙、游灯……一场场喜庆的民俗活动在潮汕大地热闹上演,在“出圈”路上“狂飙”,展示了潮汕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3年将尽,一组图集让我们回顾今年的复苏,期待来年的火热!
第四章 潮汕祭社祭社,是七弦关注潮汕的起点,因此对此兴意盎然,在很早以前,就基本了解了潮汕的祭社文化,虽对其形成、渊源、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认知尚属懵懂。潮汕地区祭祀的神灵有很多,按照每个神灵的特点,其缘起和祭祀过程都有所不同,各有其地域特色。
元宵节在潮汕地区俗语称“十五夜”。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它既是春节的延续又是春节的高潮,历来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在这一天,人人上花灯、闹元宵,以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
遍布汕头城乡各地的粿条,如今搭上了产业化发展“快车”,正以方便粉的产品形式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3月23日,由汕头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玩美汕头 “粿”然是你》主题宣传片集中首发推广活动,在汕头龙湖区妈屿岛(妈屿蓝)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