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拆卡直播”成为直播界的新晋“宠儿”。这种独特的直播形式,通过主播代拆卡片、宝盒的过程,为观众带来拆盲盒般的刺激与乐趣。拆卡直播的内容丰富多样,从动漫卡牌,到影视明星卡牌,几乎涵盖了体育、动漫、电影、明星等各个领域,满足了不同粉丝群体的需求。
江晓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号从干脆面中夹带的三国、水浒卡,到卡包里直接开出的球星卡、动漫卡……如今,在一些直播间里,拆卡主播娴熟地拆包,查看卡面,把稀有卡片摆在置物架上,展示完毕迅速撤下打包,整个过程仅几十秒,一波接一波的操作让看客们“沉迷”其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叮叮叮”,随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响起,直播间的主播兴奋地宣布:“老板太欧了,抽到了稀有卡!”在这个简易的直播间内,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个置物架,上面立着“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警示牌,手机镜头紧盯着桌面,记录着这里的一切。女主播声音甜美,继续麻利地抽卡、拆卡。
凌晨一两点,在超1万人在线的直播间里,商品已经售罄,但用户们仍在留言互动。他们不是催主播上连接,而是催主播拆自己下单的商品……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 ,但正是拆卡直播的日常。拆卡直播,顾名思义就是直播售卖卡牌、主播直播拆卡过程、观众围观开盲盒。
拆卡的风,吹进直播间。一张桌子,一个置物架,一把剪刀,各种各样的卡牌,构成了一个“拆卡直播间”。来源:小红书直播拆卡直播,其实就是直播卖卡、主播拆卡、观众围观。这个过程中,印着各类IP角色,根据卡面稀有程度分为不同等级的卡牌,便是拆卡直播间的热销商品。
“叮叮叮”,铃铛被敲响,主播提醒开到了“稀有卡”,随即直播间气氛被推到高潮。一把剪刀,一盒卡片,一个亚克力架子,成了诸多拆卡直播间的“标配”,主播给下单玩家现场拆卡展示,就能够吸引上千人在直播间观看和消费。拆卡直播间火爆,一张小小的卡牌到底有何魅力?
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小小一张三寸卡片,为何如此受人追捧?拆卡风潮背后,挡不住的未成年人参与,又该如何监管?“叮叮叮”,主播一边敲响铃铛,一边大喊,“恭喜老板开到了稀有卡!手气太棒啦!
4月7日,陶女士在旁人的帮助下操作手机,才发觉自己又多了数十笔盲盒卡片“待收货”订单。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家小女儿小玉(化名)并未吸取之前花费两万余元购买盲盒卡片的教训,仍在背着父母偷摸下单…… 小玉如何知道母亲手机支付密码?盲盒经营者如何判断购买者是成年人?
成都市美术馆“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现场。">成都市美术馆“天趣画境——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现场。“经典作品可拆卡片书”文创产品。">“经典作品可拆卡片书”文创产品。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现场。
盲盒卡牌成学生社交“新宠”直播平台上“拆卡直播”火爆但部分卡牌涉低俗内容近日有媒体走访福州市校园附近文具店发现有售卖拆卡直播间的同款卡牌感谢媒体对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的付出福州市教育局提醒广大家长及各地各校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卡牌的购买和收集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习惯和
暑假来了,比天气更热的是中国人的消费热。商家最先感知到这股热,不少城市相继开放夜市,摆摊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景区纷纷取消预约。但论吸金和爆火程度,谁也比不上这个生意:卡牌。首先肉眼可见的体现是,很多商场的书店、潮玩店里都挤满了排队买卡的小学生。
文 | orange“业绩不好”“压力很大”“运气挺差”……这些看上去“不太友好”的词,最近成了泡泡玛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有意思的是,与泡泡玛特发展路径几乎一致,作为其“同胞兄弟”的卡牌,却迎来了截然相反的发展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