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日讯 2024年6月30日,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自此,珠江口两岸的“深莞惠”和“珠中江”两大城市群迎来首条直连通道,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
鲁网7月2日讯 2024年6月30日,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自此,珠江口两岸的“深莞惠”和“珠中江”两大城市群迎来首条直连通道,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
备受关注的深中通道6月30日正式开通试运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创下十项世界之最,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这项超级工程背后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建设故事?
9月21日下午,在第七届广东科普嘉年华举办期间,纪录片《深中通道》免费体验专场和主创团队分享会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观众在现场观影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工程知识今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
深中通道开通满月记:奋斗与梦想川流不息在人头攒动的石岐佬中山菜馆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于悬挂在半空中的LED屏幕,上面实时播报该店乳鸽存量,被称为“乳鸽指数”。人们戏称,一座通道,彻底改变了中山乳鸽的命运。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正式开通,大桥上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重大工程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真实写照。75年前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75年来,一个个惠及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工程拔地而起,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入了强劲动力。重大工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提示信息7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满月,持续催旺两地人气、商气、烟火气。数据显示,预计至7月31日24时,通行深中通道车流量总数可达300万车次。数据之外,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热气腾腾。于普通人的日常之中,这座气势恢宏的世纪工程带来了一些“小确幸”。
前言“请问深中通道是深圳到中东吗?”6月30日,我国耗资460亿元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此举成功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但是就在我国举国欢庆的时候,韩国的网友坐不住了,纷纷“指责”我国是在浪费钱,这距离近的都能游过去。
原标题:深中通道带来“泼天流量”(主题)广东中山:“大桥经济”乘风启航(副题)经济参考报记者 熊嘉艺今年6月,历时7年建设的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成为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其起点为深圳宝安机场附近,终点位于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德钢 郑明达 实习生 张芷翘 通讯员 钟傅莲深中通道建了7年,湾区东西两岸人盼了7年。6月30日,随着深中通道这项超级工程通车试运营,更多“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宣告落地。
在深中通道这项超级工程的背后,有一位特殊的参与者,他既是深中大桥的建设者,也是记录者。在他参与建设的7年时间里,拍摄下超过十万张的照片,不仅见证了大桥从无到有的过程,捕捉了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瞬间,也为我们记录下深中大桥成长过程中的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