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海峡,虽只有1.6公里宽,却风高浪急,人们都认为想在这里建造一座大桥简直不可能。1919年,旧金山监事会正式开始对大桥进行可行性研究,1921年6月,约瑟夫·施特劳斯完成金门大桥设计方案,至1928年,施特劳斯都在执着地游说着当地政府和民众,以促成大桥的建造。
记得初中有个英语老师姓吕,长得非常像老外,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在教这个名字的时候,总是让我们闭上眼睛,大声地一个一个字母读出来,“S A N F R A N C I S C O, SAN FRANCISCO”每次总要重复三遍。
这就是1987年的5月24日,金门大桥举行建成50周年纪念活动,旧金山和马林县的居民分别从桥的两侧涌向桥头,当他们在中间会合的时候,桥面上已聚集了约30万人,夹在中间,谁也无法动弹,而在桥梁的两端,仍有50万人在源源不断地涌来。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4日报道,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陈雪生与陈玉珍共同提出“离岛建设条例”增订修正案,内容包括开放大陆厂商直接参与外岛建设,提供器械、技术及操作人力,民进党3日却称这是“大陆版的特洛伊木马”。
衔接大、小金门,含引道全长5.4公里的“金门大桥”,费时12年兴建,历经五任县长。台媒指出,“金门大桥”从浪漫憧憬到实体建设,30年来潮起潮落中,千丝万缕纠葛着海内外百万金门乡亲,在年底选举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