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地图,不得不说到我酷爱收藏的众多古地图。不过,直到1568年,荷兰著名制图专家墨卡托绘制著名航海地图“世界平面图”,使用了墨卡托投影,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地图才最终诞生。在此之前,全世界的地图其实都不算科学意义上的地图。在这之后,欧洲人利用大航海的优势,绘制了诸多世界地图。
虽然如今越来越多的朋友会选择在新年假期里外出游玩、过冬,也有很多朋友会选择在家休息,不去凑热闹。这些“中国年”的特色产物不仅是祖辈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化的名片,不只吸引着中华儿女,更令外国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丝绸如此之美,让无数希腊英雄尽折腰,爱屋及乌之下,古希腊人笔下的中国自然也极为神奇,认为赛里斯人“身体高大近20英尺,过于常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寿命超过200岁”,公元前5世纪的《历史》一书中认为“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等,极尽升华,让中国人看到都要脸红。
中华民族拥有璀璨的文明,自古形成了“天朝上邦”的自信,古代中国在海外有崇高的地位,并非是靠征战强索而来,而是来自于异邦人对中国发自内心的敬畏。1开疆拓土——秦汉王朝秦汉王朝是中华文明世界影响力的形成阶段。
古希腊人对于中国认识模糊,以“赛里斯”指中国北部地区,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古希腊罗马文献中关于远东的最早记录,当属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提斯的诗作《独目人》里的记载,惜已佚失,只有片段保存在希罗多德的《历史》等作品中。
大体来说,印度看待中国有些程度上类似中国看待日本,即古时候“以我为师”,翅膀硬了以后“反目成仇,背叛侵略”,因为在印度主流观念中,古代中国是印度佛教文化圈影响下的一个部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深受印度影响,而自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则全然不顾昔日精神导师的崇高地位,而不断将属于印度的领土标划在自己国家的地图上,随时虎视眈眈准备入侵印度,甚至利用核武器,勾结巴基斯坦对印度造成巨大威胁。
第四章 古代中世纪欧洲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关注 第一节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对于中国法的关注 一、中国的欧洲印象与欧洲的中国印象 当公元前20世纪初,腓尼基人在茫茫地中海上眺望前路时,他们发明了两个在世界文明史上最重要的词汇——亚细亚与欧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