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宣传其产品具有排毒、降糖、降脂、瘦身的功效,诱导上海一对夫妻花费45万元购买。而实际上,这些产品只是普通食品。消费者为此诉至法院,要求退一赔三。9月13日,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金山法院”)获悉,近期,该院审结了一起产品责任纠纷案件。
近年来,随着汽车交易增多,二手车交易市场日益繁荣,在成交量增长的同时,引发的诉讼纠纷也逐年上升。买家购买二手车后发现车辆存在问题,卖家是否就构成欺诈?买家是否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卖家给予3倍赔偿?
海淀法院今天(3月29日)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一位汽车消费者“退一赔三”的诉请没有得到支持,法官提示,认定消费欺诈有严格标准。海淀法院的典型案例显示,王某在甲公司购买了一辆小客车,由于对新车仪表不熟悉,提车当天没有发现异常,后来却发现车辆冷却液温度过低,指针来回波动。
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若遇到虚假宣传,作为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近日,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购手表虚假宣传案。 2024年2月,小尹通过某网络购物平台从甲公司的电商店铺购买了一款价值6941.1元的智能手表。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介绍了崔先生的车辆问题,面对经销商和厂家的互相推诿和拒不承认,崔先生收集相应证据成了一件“麻烦事儿”,【广汽埃安经销商涉嫌消费欺诈,厂家疯狂“甩锅”】该事件在《央广车友会》节目播出后,崔先生的诉求得到了解决,但是并未按照“退一赔三”的法律法规执行,而是选择私下
原标题:网购宠物猫第5天便患病死亡,一女子起诉商家索赔获法院支持(引题)商家存在欺诈“退一赔三”(主题)法治时报记者 陈敏编者按:今天是第42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本版选取2个消费者在维权中涉及“退一赔三”问题的案例进行以案释法,普及消费法律知识,提醒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
这次遇到难题了!事件回顾↓最近,家住滇池卫城的颜女士告诉条码君,她怀疑新房装修中购买安装的木地板有猫腻,有可能是二手货。颜女士:“地板踩上去是凹凸不平的,而且地板中间有很明显的缝隙,批次不一样,所以不能严丝合缝拼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