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健康杀手之一,很多患者因为慢阻肺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因此失去生命。近年来,在生活环境、生活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慢阻肺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对大多数人来说,慢阻肺依然是比较陌生的疾病之一,它究竟有哪些症状?
【开栏语】本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林琳教授带领呼吸科大科团队开办的专刊栏目,致力于中医体质平衡、保健养生和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预防治疗调理,将介绍阴平阳秘健康生活知识,日常保健技巧,养肺护肺常识,并介绍肺部结节,肺癌,间质性肺病,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各种病毒和细菌性肺炎,急、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各类呼吸疾病的预防、治疗、日常调理及肺康复。
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都属于慢阻肺。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由吸烟等原因引起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改变,导致呼吸气流受阻,感到呼吸费力或透不上气,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适。根据国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推测人数约为1亿,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从名称可知它的病位、病因、病程:病位:肺部,人体呼吸重要器官。病因:阻塞,呼吸道不畅。病程:慢性,目前不可治愈。仅通过名称,人们容易与感冒、鼻塞、咯痰等问题联系起来,其实是严重低估了慢阻肺的凶悍。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一、什么是COPD?(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缩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会导致气流受限,这种受限不完全可逆,并且会随时间逐渐加重。二、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嗽症状持续存在,尤其在早上或夜间可能加重。咳痰:患者常咳出白色或黄色痰液。
肺病二科负责人、主治医师 郎丽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冬春季比较多发,与寒冷有一定相关性。慢阻肺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导致肺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的总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防治的慢性气道疾病,表现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及呼吸道症状如咳、痰、喘,且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暴露于有害颗粒和气体有关,肺功能检测对确定气流受限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慢阻肺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加重全球经济负担的第五大慢性疾病,也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持续增多,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之后,影响老年人健康的 “第四杀手”。什么是慢阻肺?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秋冬季节寒冷来袭之际,急性加重患病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做好日常管理、早识别、早治疗、规范治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那慢阻肺又该怎么治疗和防护呢?
呼吸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的事情,也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毕竟只要人活着就需要呼吸,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有这样一批人感觉极为奢侈!没错,就是慢阻肺的病人,他们就连或很多人认为最简单的呼吸都会受到限制,呼吸困难就是他们平时最常见到的阻碍。
通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表现,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出现咳嗽、呼吸受阻等不良反应,40-65岁是该疾病高发年龄阶段,因为年龄越高,机体免疫力、肺部功能受损程度都会下降,因此,患上该疾病的机率也就越高,截至目前,我国患有该疾病人数约1亿人,已经成为近年来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一种疾病。
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慢阻肺是可以预防、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