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西斯纳粹德国,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希特勒的左膀右臂,体重260斤的他是当时世界嚣张一时的乱世枭雄,贯穿纳粹德国重大历史事件中,我们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为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还有专门为他创制的,名为“帝国元帅”的军衔。
1893年1月12日,赫尔曼·戈林出生在德意志帝国的罗森海姆,他们家在德国世代为官,十八世纪时,戈林的祖先就是腓特烈大帝任命的行政区专员,到了戈林的父亲海因里希这一代,他们家地位依然显赫,海因里希曾因为在非洲殖民地纳米比亚工作出色,而被德国首相俾斯麦任命为殖民地的第一任帝国专员,当戈林出生时,海因里希已是德国驻法属海地的总领事和公使,由于工作原因,海因里希有时会和妻子相隔两地,当妻子要生下小戈林的时候,海因里希也不在她身边,当时在德国帮他照顾妻子的是他的好朋友、犹太医生赫尔曼·冯·爱彭斯坦,爱彭斯坦的地位也很显赫,他曾担任普鲁士的宫廷医生,并被封为贵族,爱彭斯坦和海因里希的关系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当戈林出生时,爱彭斯坦还成了戈林的教父。
他们坚持适度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伊尔莎称他们夫妇“永远不会为了外在的东西而出卖自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像纳粹理想女性的妻子格尔达·鲍曼甚至没有参加1936年奥运会。格尔达有十个孩子,只关心家庭事务,完全屈从于她的丈夫马丁·鲍曼。格尔达第一次见到希特勒时只有12岁。她的父亲是一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波兰战役为时间点作为统计,以下人物仅列举军职,并不包括他们所担当的政府职务,如赫尔曼·戈林在战争爆发时的军职为空军总司令,与此同时他当时还出任着经济部长、林业部长、国会议长等职,但后者作为政府职务将不在本文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