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入慢性肾衰竭,肌酐升高后,所有的患者都想把肌酐降下来,可有的人能降,而且降的还很多,有的人就不能降低,肾脏无法稳定。这是为何?原因就在于:能够肌酐降低或降低很多的患者存在诸多可逆因素,而且积极纠正了这些可逆因素。什么是可逆因素?
很多人误认为血肌酐就跟尿蛋白、高血压、高血脂这些指标一样,肌酐高了就给它降下来就行了!这说明对肾病缺乏基本了解。血肌酐是代表肾功能好不好的指标,但它不是伤肾的指标。我们治疗肾病的目的不是为了降肌酐,而是保护肾功能,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肌酐降低,可见于以下3种情况:1.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文章,血肌酐从1500降到了目前的260,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说是骗人的!当然,也不是所有慢加急的患者都能逆转过来的,所以说血肌肝升高之后不容易下降,不容易下降不代表不能下降,我想大家能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在成人体内肌酐约100克,其中98%存在于肌肉,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的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叫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出量很少,所以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清除出去,叫做内生肌酐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