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很多头条,大概意思是领导一句话,就封城、封社区,就可以大过法律,限制人生自由。但这就是国情,14亿人,具体到每个事件,又有历史、民俗、认知、关系、人情等原因,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有时候并不是法律几个空洞的文字可以完全解决的。
法治是指法比权力大,而人治是权力比法律更重要的东西。在中国古代,权力高于法,历来是政治统治的主流。在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没有法治,只能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因此,中国古代法律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司法腐败。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彰显真理力量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价值取向和正确方向。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周叶中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其中关于法治与现代化关系的重要论断,加快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夯实全面依法治国制度基础,切实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努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近日内蒙古开鲁县发生的“阻挠农民春耕”事件就把权力飞扬跋扈的特性展现的淋漓至尽。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春耕的关键时期,以“命根子”要挟农民缴纳所谓的“国土三调新增耕地有偿使用费”,甚至说出“给你们惯的,110来了能咋的,上边让我敛财我就敛财,我明天要不整200个人来,我姓你姓,你信吗”这样的绿林口语。
会上,习近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即“11个坚持”。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并作了深刻阐释。“11个坚持”可以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体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