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报融媒记者 李霞 文/图1月14日是农历小年,新华区西市场街道红旗街社区曹新宇、周优等几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拎着提前准备好的猪肉、水果、蔬菜、春联等年货,冒着雨雪来到社区七旬老人毕士莲老人家中,贴春联、送年货,并在她家张罗起一场特殊的小年“团圆宴”。
76岁汪明荃向来着重仪式感,尤其是农历新年,多年来除了亲自炮制萝卜糕送给亲友,与及亲手写的春联外,亦会在IG拍开箱视频,因为每逢大时大节,不少人都会向汪阿姐送上礼物,今年都不例外,汪明荃晒出视频逐一介绍!
贴春联是我国各地过春节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喜庆的红春联贴在自家门口,以求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邹平县好生街道小高村,逢年过节这里的村民们不用买,也照样能贴上喜庆的红春联,因为七旬老人左成茂早就给乡亲们备好了春联。
名城新闻网讯(通讯员 董泽民 记者 熊曙光)“上联:党爱孤老常眷惠,下联:春怜寒冬泽被深,横批:党爱如春”今天上午,双塔街道百步街社区75岁孤残老人王洪喜家的大门贴上了手写的大红春联,字里行间诉说着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恩。
来自龙塔街道的文化志愿者现场为市民写春联。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拿着春联,小女孩跟奶奶高兴的回家。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华龙网1月17日15时讯(记者 李华侨)每逢春节,市民习惯在自家大门两边贴上一副春联。相比与超市里购买的印刷版,手写版显得更别致喜庆。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张玉萍)铺开喜庆的红纸,蘸上浓浓的墨汁,写下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2月2日上午,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韩银生、赵洪恩等8名退休老干部挥毫泼墨发挥余热,书写对联百余副,为市直老干部们送去浓浓的新春祝福。
2月6日至11日,井陉县爱心公益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暖冬行动——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人和孤寡老人送贴春联活动”,将慰问、祝福、喜庆送到家。截至2月11日,志愿者们共为14户老人张贴了新春联,温暖了这些老人的心。
导读:“红纸黑字书吉祥,春联一对迎新春”。春联也叫桃符、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比如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这里的桃符指的就是现如今的春联。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方丽红“德勤孝义传家宝,和善信诚处世风”“友善真诚扬正气,和谐勤朴树新风”…… 1月28日,在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庄村,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一副副蕴含着清廉寓意、满载着祝福的廉政春联赢得村民们一片称赞。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红灯笼,大红的颜色让整个村子都亮起来了,这才像是过年嘛!”刘大爷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道,“像我们这些年纪大的老人,腿脚不方便,都有邻里来帮忙贴,心里暖呵呵的。过年探亲、贴
马长存连续7年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过春节。朱大勇 摄马长存连续7年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过春节。朱大勇 摄马长存连续7年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过春节。朱大勇 摄长城网唐山2月4日讯(朱大勇 张伟杰 记者 邢丁)2月1日是农历小年,唐山市丰润区石各庄镇小茹庄村委会院内暖意融融。
春联,寓意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昨天(1月18日)上午,区文联书法家和区文联秘书处工作人员带着一副副火红的手写春联、一个个饱含真情的“福”字,走进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华亭镇毛桥村,将新春的祝福送到村民的手中。“这是我们手写的春联,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能平平安安、阖家幸福。
春联,寓意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昨天(1月18日)上午,区文联书法家和区文联秘书处工作人员带着一副副火红的手写春联、一个个饱含真情的“福”字,走进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华亭镇毛桥村,将新春的祝福送到村民的手中。“这是我们手写的春联,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能平平安安、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