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年纪,60岁的颈椎”越来越多年轻人正饱受颈椎病的困扰最近,不少网友晒出在上海六院拍到的一幕↓从图片上看不少年轻人排排坐、吊脖子,还有魔幻的红光……好笑又心酸有不明就里的网友询问:这是在干什么?没想到一经发出,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颈椎理疗,我也做过!
近来,位于奉贤区庄行镇长堤村穗轮418号的“響”,成了全村关注的焦点。这是一栋典型的上海农村老宅,朝南是两楼两底的楼房,中间隔出露天小院,廊道连接着北侧平房,本地人称其为“小屋”,在整体改造前,已坍塌多年。
AI不仅能“望闻问切”,还能私人定制,AI给你看中医是种什么感觉? 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正为古老的中医智慧插上现代的翅膀,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专门冲着它来了。 AI医生可私人订制“健康秘籍”随着科技与医疗领域的不断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改变年轻人的医疗模式。
2024年3月31日,“益起跑 追光行”2024上海各界青年公益跑活动在徐汇滨江西岸举办。本次活动致力于宣传和支持“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居室微改造项目,共吸引近80支队伍报名参赛,活动报名费用将全部捐赠至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用于改善困境青少年的家庭居住环境。
随着气温回升,各类时令春菜陆续上市,年轻消费者也开始在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上花式“咬春”。饿了么数据显示,3月以来,上海青团外卖量环比上月领先增长74倍,春笋、香椿、马兰头等相关美食外卖量环比增长均超过7倍。清明前夕,“春鲜”里逃不开各种口味的青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5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今天,上海新晋的阿姨爷叔网红打卡点衡山路8号迎来了一群年轻人。50名来自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及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通过CityWalk的形式在辖区内打卡最美咖啡街区。
“大箱15箱,马上来。”昨天一早,嘉定区的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内,做豆角批发生意的陈德胜快速在小本子记上“华漕15大”,腾地起身,疾步走向后面的装货卸货区,引导红色平板车鱼贯驶入,又熟练地指挥工人装卸豆角。
“中国只有一个城市,就是上海。”这个梗,在戏剧爱好者中流传甚广。其实不只是戏剧演出,在ACG等泛娱乐文化圈子内都有类似表达,足见“魔都”上海的娱乐生活之丰富。作为近现代戏剧的发源地,上海更是有着丰厚的资源和群众基础。
5月15日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为鼓励更多市民、企业参与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上海市长宁区开展“绿色低碳 美丽长宁”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64名青年从IBP国际会议中心出发骑行6公里,用实际行动倡导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绿色出行的社会风尚。参与者们骑行的共享单车,经过了精心设计。
一个“小铁片”如何创造过亿营收?二次元为什么选择在大悦城“吃谷”?国庆期间,静安大悦城主题快闪轮番“上新”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一波客流假期前三天,静安大悦城的客流量超33万人次,其中10月2日客流量为11.5万人次,同比提升超40%,创商场开业以来单日客流量的最高纪录。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夜校热潮或再度来袭。据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消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将于3月8日开启招生,计划开出251个点位、680门课程,共招收学员1.5万名,2024年拟再次实现点位、招收学员倍增。
1月6日下午,2025年上海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在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举行。活动以“提升上海青年婚育服务效能,助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主题,发布了调研报告《青年人婚育决策相关因素调查及其政策启示》。
如今,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始终在穿梭、流动。尤其是通勤一族,他们生活中最核心的时段,更多在社区以外发生。这给很多基层治理一线工作者带来困惑:如何联络“八小时内”常常不在社区里的年轻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唐有财教授曾参与培育多项上海市社会治理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