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健康杭州” 可以订阅哦!昨日,上海肺科医院核磁共振室内发生“惊人一幕”,一台轮椅“吸上”了核磁共振仪。据了解,事发时,患者已完成检查,患者家属因心急将其从检查室内接出而把轮椅推进了检查室。由于核磁共振仪当时处于待机状态,仍具磁性,因此金属制轮椅被迅速被吸附到仪器上。
磁共振仪产生的磁场强度非常大,医用磁共振仪的磁场强度从1.0T(特斯拉)到3.0T不等,一些科研单位的磁共振仪可达到7.0T。1T就相当于地球本身磁场的10万倍,该院目前有1.5T和3.0T的磁共振仪,相当于地球磁场的几十万倍。
这不是第一次核磁共振伤人事件,早在2014,加拿大一女子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因为腿部突然的灼烧感,赶紧叫停了检查,幸好放射科医生及时关停机器,把女子拉了出来,然而等女子翻开裤子,发现大腿出现多处红肿的线条和水泡,经诊断伤口属于灼烧性损伤,是磁共振检查造成。
【配音】最近,上海肺科医院一张轮椅“亲吻”核磁共振仪的照片爆红网络。当时,有患者刚做完核磁共振检查,家属就把轮椅推进去了,轮椅被磁场吸住。最后,医院动用七八名彪形大汉,才把它掰下来。万幸的是,事故中没有人员受伤,核磁共振仪损坏轻微,很快就修复了。所谓300万维修费属讹传。
这起事件引起人们对核磁共振检查的广泛关注,神秘的“核磁共振”检查是怎么回事?其工作原理是在磁场中发出射频脉冲,让人体中的原子发生共振,当脉冲消失后,氢原子逐渐停止共振并释放出能量,通过接收这种能量并经过复杂的运算,便得到不同信号的核磁图像,帮助医生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