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合作区刚成立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它的发展,如今深汕合作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发展速度进入了超车道,并且东拓了海丰6镇,汕尾城区也不想错过这次的发展机遇,将进一步拉近和深汕合作区的距离,未来汕尾很有可能全域加入深汕合作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深圳”。
我国目前一共有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4个一线城市,其中深圳是最年轻发展又最快的城市,40多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GDP不足2亿元,40多年以后,深圳就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2023年深圳的GDP高达34606.4亿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经过几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城市面貌日渐成熟,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新城正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随着《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的实施以及要把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与此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也成立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连接处,由海丰县的6个镇组成,按照规定,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将由深圳来主导建设、规划以及管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距离深圳市中心约一百公里的粤东地区,那里有一块深圳的飞出地-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从当初的深圳、汕尾两地合作共建,到现在的深圳全权主导,再到成为深圳的10+1区,深汕特别合作区这一路的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不少风波,但最终还是发展起来了。
深圳土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却生活着大约1800万人,然而,在40多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以农渔业为主的小渔村,因为改革开放,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如今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2023年,深圳的GDP为3.4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全国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广东富的是珠三角地区,穷的是粤东西北地区,广东一共有21个地级市,其中国内一线城市就有深圳、广州两座,还有佛山、东莞两座新一线城市,深圳、广州、佛山、东莞4座城市都是我国万亿级俱乐部城市,深圳2023年的GDP高达34606.4亿元,排名全国第3名,广州2023年的GDP也突破了3万亿大关,虽然广东GDP超万亿的城市有4座,但广东GDP在千亿出头的城市还有韶关、阳江、汕尾、梅州、潮州、河源和云浮7座,广东GDP最高的深圳比广东GDP最低的云浮高了28倍多,可见广东省内各城市的发展是多么的不平衡。
深圳把坪山几万人的比亚迪汽车生产基地全部搬迁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只把总部留在深圳。深圳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之间原本已有一条厦深高铁,但深圳嫌它不够快,又掏腰包修建一条时速350公里,从深圳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专属高铁-深汕高铁,届时深圳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实现半小时的通勤。
深圳的南端是香港,香港寸土寸金同样缺地,想要香港的土地简直是天方夜谭,深圳西边和中山隔江相望,当时的深中通道还在规划当中,深圳自然是等不得,而且中山的面积也不大,人家给不给都还不知道,北边东莞的凤岗镇直插深圳的心脏,深圳虽然很想要,可惜东莞是世界工厂,每个镇的经济都很不错,人家自然也不会给,深圳当时认为机会最大的是东边的惠州市,惠州在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惠阳大亚湾和惠东的稔平半岛深圳一直垂涎欲滴,但深圳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大家想想看,这片区域是惠州的出海口,如果给了深圳,惠州岂不是变成内陆城市,所以惠州自然是不会给的。
昨天从汕尾老家扫墓完回惠州,顺便去惠东黄埠和我的哥们小聚一下,途经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镇,这个曾经熟悉的渔业小镇,现在几乎不认识了,比亚迪二期在这里大开发大建设,部分厂房已建好投产,但还一直在扩建当中,路边停满了拉比亚迪汽车的挂车,以前路过的很多村庄都被拆掉了,这样的场景仿佛让我看到了三四十年前的深圳的,但这里的确是广东现在正打造的第二个深圳。
深圳别称鹏城,广东省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它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北部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末,深圳的常住人口高达1766.18万人,是我国的超大城市,2023年,深圳的GDP是34606.4亿元,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