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安徽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96岁的叶连平老师走上讲台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叶连平讲课的声音始终铿锵有力只有他的学生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知道叶老师这节课上得有多不容易每到领读时叶连平都站起来一只
8月16日上午,2024年“叶连平奖学金”发放仪式在叶连平“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举行。97岁高龄的叶老师寄语高考学子要心存感恩,励志成才报国。活动现场。当日仪式现场,共为乌江镇辖区和张集地区22名优秀高考学子发放“叶连平奖学金”44000元。
“来,同学们,请跟我一起大声读这个英文单词!”早上8点,铿锵有力的讲课声从教室中传来。很难想象,这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师,已经95岁了。他叫叶连平,是安徽和县卜陈学校的一名退休教师。从1978年走上讲台至今,45年来,他将全部身心扑在农村教育事业上。
大皖新闻讯 9月7日,在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留守未成年之家”,96岁的叶连平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补习英语。当天上午,是今年秋季开学以来,第一堂补习课,但这种“免费补习班”已延续了24年,先后有2000多名农村孩子在这里受益。在认真地讲课废旧羽毛球拍制成的教鞭。
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湘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厦门大学供图四月的厦门,春意盎然,芳菲满目。4月2日上午,“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在厦门大学举办专场宣讲活动,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走上讲台,分享各自在工作中的经验感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责任与担当。
9月7日安徽中小学生秋季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96岁的叶连平老师走上讲台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授课9月7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给孩子们上课。
新时代,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活动综述光明日报记者 刘瑞一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他们熬更守夜,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用镜头捕捉人间冷暖,讴歌火热生活;他们坚守新闻理想,坚持为人民创
“请各位帮给孩子讲深讲透!这可太重要了!”“119”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95岁的乡村教师叶连平带着他“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孩子们来到安徽和县消防救援大队,请消防队员们给孩子们上堂重要的“消防课”。“消防课”现场。
文|四月编辑|削桐作琴“叶老师,你还活着?”95岁的叶老听到学生这样问后,笑道:“我干什么了?你想让我死!”这并不是学生不敬老师,而是学生担心老师死去,没有子女,后事无人打理,想提前预定老师的骨灰埋在自家祖坟里祭拜。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给恩师送上真挚的祝福,也总有一些老师让我们热泪盈眶。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中强调:“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来源:【人民日报】为什么选择做教师?叶连平的答案是“坚守”,只要孩子们需要,就在讲台上坚守到最后;张龙的答案是“热爱”,用热爱帮助视障孩子实现音乐梦想;崔瑶的答案是“跟随”,跟随榜样张桂梅老师的脚步,走进云南大山……走上讲台,躬耕一生无悔;甘做人梯,托举学生成才。
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使命,师德师风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时代楷模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近日,淮北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叶连平:与时间赛跑》和《你好,张桂梅》两部教育短片,学习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在一次访谈中,叶连平老人用洪亮的声音说出这句直抵人心的话。2023年6月29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给孩子们免费上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