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俄不断扩大了农产品领域的合作。2020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额5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自俄进口的农产品规模达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7%。 中国买家的多加光顾,也提振了俄罗斯的信心。
亲爱的读者,在您开始阅读之前,能来一个《关注》嘛?我会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料,保证您耳目一新!我在此恭候您到来呦!今日话题为什么俄罗斯食品在中国打不开销路?网友的回答一针见xie有个网友的回答是这样的;俄罗斯的食品没有污染,没有添加剂,真材实料。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各类乳制品共计297.31万吨,总价值超过111亿美元。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23日晚间报道,该国植物检疫监督局发布最新消息表示,在符合中国要求和相关标准后,我国海关总署已再获准四家俄罗斯乳制品企业对华出口。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11日称,2021年以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势头良好,2021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前8个月双边贸易额达到近89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近30%,前7个月,中国对俄罗斯全行业投资达到2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20年底时,中俄贸易额在新冠病毒影响全球经济需求的背景下下降2.9%至1077.6亿美元。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最近,俄罗斯商品馆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俄罗斯原装进口、纯正俄品是其核心卖点。然而,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俄罗斯商品馆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就像被打假的网红“俄罗斯娜娜”和俄罗斯的关系一样,里面很多所谓的特色产品并非进口。
去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涌现出一批充满异域风情的“俄货馆”,但热潮之下却暴露出诸多问题。一些消费者指出,这些店铺销售的商品,有的并非真正的“俄货”,甚至连俄罗斯人都未曾见过,其产品真实性广受质疑。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的一些“俄货馆”也在售卖令人存疑的商品。
图为叶根芽在公交车上学中文。 孙睿姣 摄中新网烟台3月25日电 题:俄罗斯在华留学生:随时随地“啃”中文作者 王娇妮 孙睿姣“芋头-yutou,板栗-banli。”盯着奶茶店招牌上写的“芋泥波波奶茶”“板栗泥波波奶茶”,俄罗斯留学生叶根芽拿出电子词典,边读边查阅。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现在不管是实体店还是网络上来自国外的商品越来越多了,从食品饮料,水果到各种小商品之类的。因为现在国内的老百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开始追求幸福的生活,开始购买国外的商品,有的出于好奇体验,有的出于性价比购买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
近来,一类“蓝底白字”的俄罗斯商品馆,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引发大量消费者的关注与好奇。满心期待购入后,人们却发现许多商品在俄罗斯“查无此货”,或实为地道国产。专家提醒,面对这些不熟悉的商品,消费者先别急着“脑补”,而应细致查看产品信息,以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避免被误导。
继开通首趟中欧班列之后,9月22日,平谷首家俄罗斯进口商品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北京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亮介绍,场馆依托中欧班列回程货源,全面展示来自俄罗斯的原装食品、酒水、饮料等商品和服务,打造“高颜值”和“好味道”的俄罗斯商品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