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小军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袁自迩】对于从小喜欢芭比的俞渝来说,“入坑”BJD娃娃似乎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BJD娃娃有不同的尺寸,不仅可以换衣服、换妆,甚至可以换眼珠、换头,完全满足了我的DIY需求。
与陌生人建立链接,是需要一个破冰的过程,这往往需要一点勇气,但把情感投射到一个静物身上,就具备了完全的掌控感,而且通过娃娃这个载体,还可以跟“娃圈”的小伙伴们有更广的情感连接。“养娃人”的年龄群体通常在15-30岁之间。在B站上,每天有超过1000个创作者分享自己的养“娃”心得,许多人都记得迎回娃娃那神圣的一天,可能是生日那天,可能是情人节,也可能是一个平常,但足以载入人生史册的日子。娃圈的年轻人非常乐于在社交媒体上直播娃娃的“出生”,用视频记录自己如何给娃娃戴上眼珠和假发,穿上衣服,等待评论区发出一片“富婆”和柠檬表情。
不想生娃,不想养娃。最近几年,这种想法逐渐牢牢扎根于许多年轻人的脑中。然而,关于不养娃,有一些人有着一个相当特别的理由,那就是:已经养了一个(甚至多个)娃了。而且,已经受够了。中文博大精深,养娃和养娃之间的,其实存在着云泥之别。
对球关节娃娃进行保养,给它们起名字、添置家具,并通过化妆、更换发型服装等方式将娃娃不断“扮演”成拥有各种故事背景的人物形象,摆出漂亮造型,拍出唯美图片,在网上交流分享,还不时举行线下“娃聚”,这些就是“养娃族”的日常。
“一头金色长波浪发,睫毛纤长,身上穿的是白色洋装,长得像天使一样,一下击中了我。“而她,也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一名BJD娃娃假发设计师。一顶娃娃假发能卖到200多元。因为工序复杂,她所做的每一款,几乎都是限量款。一只娃娃上万元安明推门入店,想把这个漂亮的娃娃带回家。店铺老板简单介
近日一名13岁女孩花70万元在网上约稿买画一事上了热搜,也让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设圈”。所谓的设圈就是“设子圈”、“人设圈”等的简称,一般来说就是由金主想出一个人物设定,然后由画师完成,最后付钱,不同于传统的设计圈,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