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话题,是以我在新疆伊犁参观游历期间的个人经历所出,中间还穿插着许多古今典故和当下要闻,以及我的一些个人感想,所以这个话题会弄的比较长,一期内容可能说不完,所以我打算分成三期来讲。千言万语,抒不尽心中感情。如有絮叨,还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福建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生于1785年8月,1850年11月逝于潮州普宁行馆,享年六十六岁。
闽山绵延,铸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梁;闽水滔滔,赋予福建人宽广的胸怀。这里,英杰辈出,英豪无数,成就福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名。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说人物、听故事、讲精神、树传承,让我们一起回望历史,且看先辈风流。
不久,林则徐过55岁生日,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州,以示嘉奖。明眼人都看出来林则徐这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林则徐也自知自己可能要交待在那个贫瘠之地了,但是,他仍然迈着沉重的步伐上路了。
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远赴广东禁烟,得罪了“米字旗”,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力主禁烟的林则徐,受到政敌的构陷,成了“背锅侠”,被道光皇帝革职远戍新疆,此时新疆地区的“一哥”,是正一品的武将,伊犁将军布彦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有座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纪念馆。1841年6月28日,当英军军舰兵犯天津海口时,为了寻找替罪羊,道光皇帝在朝内投降派的主导下,把已经挂四品卿衔发往浙江随营效力的林则徐冠以“误国误民,办理不善,废驰营务”等罪名革职问罪,同时遣戍新疆伊犁。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政府战败后屈服于各方压力,将主张禁烟的林则徐革去官职,发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公元1842年底,林则徐抵达伊犁惠远城,受伊犁将军布彦泰所请,管理粮饷,办理屯垦水利相关事宜。
文|观景说史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正式在虎门海滩开始当众销毁,这次的销烟行动一直延续了23天,到6月25日结束。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19187箱以及2119袋,总重量达到2376254斤。林则徐雕像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遏制了鸦片在中国泛滥的势头,其作用是对民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