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宁波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出现睡眠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且“睡眠障碍”群体逐渐趋向年轻化。为迎合市场需求,不少商家推出了助眠类产品,其中销售火爆的睡眠仪究竟是高科技还是“智商税”?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浙铁峰)为迎合市场需求,不少商家推出了助眠类产品,其中销售火爆的睡眠仪究竟是高科技还是“智商税”?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消保委联合鄞州区消保委发布了10款主流品牌睡眠仪的比较试验结果,所有样品在电磁辐射等安全性指标测试中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近年来在很多遭遇失眠问题的年轻人流行在睡前听“白噪音”助眠。而号称绝对安静的“静音睡眠舱”,据称能让大脑放松入睡的阿尔法脑波音乐,也受人追捧。这些助眠“神器”,是不是让人交智商税呢?“鬼压床”需要治疗吗?失眠如何干预?
无论是在京东还是淘宝,搜索“睡眠监测”会出来几百种从价格69元的智能手环到10880元的智能手表全覆盖的价格选择。可以这么说,现在凡是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无一不“具有”睡眠监测功能。 那么选哪一个好呢?我的答案是:哪个都不买。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输入关键词“助睡眠”后,马上弹出了大量“助睡神器”,从褪黑素、睡眠枕、助眠香薰、助眠眼罩这样的传统商品,到被冠以“黑科技”的微电流助眠仪器、睡眠喷雾、睡眠音响等等。商品价格也相差悬殊,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还记得智能穿戴最火爆的时候,所有做智能硬件的厂商都恨不能给自己的产品堆上无数功能,基础计步、心率监测、睡眠监控……感觉自己戴上几百块的装备就能从此告别复杂医学设备。然而,不管自称多么NB专业的睡眠监测硬件,目前来看,真的都没什么用。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通讯员 石荣你每天几点入睡?如果回答是23:00之前,恭喜你,你已经击败了大部分人。而如果你沾床就睡,从未遭遇过失眠困扰,那你就是大众里的“佼佼者”。今年的3月21日是第24个世界睡眠日。
我和有些喝了咖啡或者奶茶睡不好的人不同,有时自己喝完咖啡照样能呼呼大睡,而有时自己训练完,身体都感觉被掏空了,可就是辗转反侧,当然我也不会浪费时间,睡不好就听书或者刷手机,只是听朋友说,这样反而容易让我入睡更困难。
分享一个热知识:我们年轻人的睡眠已经全面完蛋了。去年,“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登上了微博热搜。其中,以90后、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最为突出。阿里健康的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9月,和“失眠”一词相关的淘宝搜索量就同比增长50%,光95后搜索占比就有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