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9日讯 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召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出席峰会并参加主题演讲环节。刘尚希表示,对于数字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过程。这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9月6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对于数字经济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过程。在传统的语境下,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应的,强调实体经济,意味着实体经济比虚拟经济更重要。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秦龙 雄安报道】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举措,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记者注意到,截至12月5日,全国至少30地披露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务置换存量隐债,发行总额已超1.9万亿元。化债新政逐步落地。
【刘尚希: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应提高到30%以上】财联社11月27日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部分明确提出,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来源:中国经济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涉及很多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有哪些亮点,热点问题怎么看?
中新网3月27日电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于2024年3月24-25日举行。3月25日下午举行了“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专题研讨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小组讨论一”环节的发言中表示,应高度关注风险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
12月14日,在“《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指出,宏观政策和改革都需要锚定目标,其背后的逻辑可以具体化为“2030年以前中国经济增速都应‘保5(5%)’”。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摄影 朱丽萍 李丹 北京报道“农村的价值,包括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最终是靠城市的发展来度量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时说。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 樊瑞)“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增速之上,中国2030年以前的GDP增速必须要‘保5’”,12月14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在“《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作上述表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摄影 李丹 朱丽萍 北京报道“一个地区内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配置,必须根据人口流动的变化进行调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时说。刘尚希举了两个例子。
怎么判断债务风险,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是一个高技术活。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债务经济,而怎么去识别风险、判断风险、管控风险,需要新的认知框架。我们处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风险是守恒的。风险可以被分散、转移,但不能消灭,宏观上转移风险也很难,除非转移到其他国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12月14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在“《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的时候,不再过于强调减少存量债务,而是优化存量的债务结构,就是把地方的隐债变成显性债,在定量不变的情况下优化结构,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官网显示,杨志勇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不再担任。官网介绍显示杨志勇系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