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提起封疆大吏,我们往往会想到一省之长。其实不然,今天的省长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半个封疆大吏,在古代,真正的封疆大吏不仅仅是地方行政长官还是军区司令,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离我们最近的清代,就有八个被称为总督封疆大吏,比如著名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都担任过直隶总督。
看电视或者看资料会看到很多官名,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那么这些官名的官是代表什么呢?他们的职位是什么呢?督师 督师是明朝时期除皇帝外最大的地方官员,掌有较大的兵权。但并非明朝的官职,明史职官篇等无此职位。督师是统帅军队的意思。
经常在电视上小说里看到某某总督、某某巡抚这样的官职,这两者有何区别?总督和巡抚是从明朝才开始有的,最初总督和巡抚都不是固定官职,也没有固定的品阶,他们都是中央向地方的派出机构,为了办理某些事情而临时设置的,相当于钦差大臣。
作者:晓张说请先关注再收藏,再读不迷茫,下期继续。明承元制。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由于遍地皆汉人,蒙古人不放心放权给地方独立管理,于是从中央中书省派出官员去巡视管理地方。由于这个机构是从中书省派出的,所以叫行中书省,意思就是行动的中书省。这就是咱们行省制度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