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针对地域文化做过一个绝妙的比喻,假使全国各省区都派出一个代表集合在一起演一出三国戏,那大概北京人会去演刘备,上海人会去演周瑜,山东人可以饰关羽、张飞,东北人可以扮马超、魏延,湖北人、四川人可以来演诸葛亮,江浙人可以演黄忠或姜维,河南人比较难办,如果有人非要把鲁肃的角色抢了去,那他们适合扮演的就只能是满台奔走却没有一句台词的士兵了。
河南为什么是全中国人的老家?河南的外号就是人称“老家河南”,就连河南的旅游口号打的都是“心灵故乡”意思就是河南是中国人的老家,是桑梓、是根、是魂,那河南为什么就成了十几亿中国人认祖归宗的地方呢?原因有很多:第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全国80%的姓氏源自河南。
曾几何时,河南人被世人作为茶余饭后调侃的对象,在外边直不起腰来,一些人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河南人。当下我们要珍惜河南发展的良好态势,珍视河南好的形象,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努力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展示河南人的文明形象和品牌。
我感觉我这辈子认定你了【河南南阳人】,还是奉劝广大读者一句话,河南人并不是外面传的那样的,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或许过去是,但现在的河南人绝对没挑剔的,不管什么事友友们都不要道听途说,随便发言,只有自己经历了才最有发言权。
近日农业机械在河南不能下高速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由于天气原因很多农户家里的小麦在地里就发芽了,造成了不小的粮食损失。因此网上开始很多人在征讨河南有关部门,甚至有些网友开始地域黑起了河南。笔者作为河南女婿在此发表一下我对河南的看法。
我身边认识的河南人年龄分布有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六十多岁三个群体,以前我没有接触过河南人,也就是在2020年9月7日因为工作关系才接触到这个群体,在两年多的相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身同感受,我觉得有些人对河南人存在偏见是带有一定有色眼镜的!
然而有一个国家,仅靠自己一国之力就深入秦国腹地,大军打到秦国国都咸阳外一百多里,给秦国带来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亡国危机。2015年《芈月传》热播,眼尖的信阳人发现:信阳平桥楚王城遗址处的虎底凤架鼓出现在芈月的楚国宫殿。
包拯、焦裕禄虽然不是河南人,但他们将被万代称颂的“大忠”精神,可成了河南人的名片。上边说的是个人,再从在近现当代,从群体性上来看,作为响当当的军事大省、强省,河南人在革命战争中有“忠烈”“英杰”的血性底色。